如何用三个镜头,拍摄一部微电影_哔哩哔哩_bilibili

被标题吸引点进去,第一遍看的时候,被导演唯美的长镜头吸引,甚至没有怎么注意对白。

第一个长镜头:远景,刚刚好的阴天,颐和园远处的山和树林被空气里的水分晕染成水墨,昏黄的天光下,颐和园的春色如画,镜头缓缓从右侧移动到左侧,就像展开一幅山水长卷。

...

很快,镜头的焦点被一旁尚未发芽的古树吸引,向右下角缓缓移动,佛香阁半高的平台上出现另一对男女,长焦镜头下碧瓦朱檐,层楼叠榭。

...

第二个镜头:从中景开始,跟着游园的男女主继续从右往左缓慢滑行,“春天就要来了”,配合画面前景掠过刚刚发芽的几颗树,打破了第一个镜头悠长缓慢的节奏,镜头的卷轴从山水变成了逸趣横生的游园图。

...

第二个镜头还没有结束,年轻的情侣从镜头后面跑进来。黄明昊拿着刚刚陈坤手里的风车,跑在前面。

...

李庚希紧随其后,喊着“电影票还在我这儿”,镜头跟着李庚希的目光,回头看了眼高耸的排云殿,镜头结束,画外音响起机场候机广播。

...
...

好美的画面!看完第一遍,似乎get到了是一对情侣在同一个空间下不同阶段的故事,想看第二遍,我决定认真捕捉一下他们的对话的细节,才发现这是一对情侣,四位演员,四种组合展开的四场对白。

陈坤对李庚希读信,分别多年,也许只有这封信能有理由约她出来吧。

她还是他记忆里的年轻时的样子

他也还是她记忆里年轻时的样子

白百合和年轻的男主继续聊起信里的内容。他们都还不习惯的当下的彼此相处。他们都搬了家,记忆一点点淡化,要不是偶然翻出这封信,估计也不会再见面……

...

陈坤想要告诉爱人的话是:“我搬家了,买了房子”,这是一句迟到的陈述,镜头从这里分割,也分割了时间。这里镜头和演员走位的精心设计既能让观众理解时过境迁,也不会让过渡显得生硬。

他们的第一次约会是看电影,但对电影的记忆已经发生了错位,时过境迁,记忆和电影开始融合。我们发现,他们对电影回忆的讲述,就是在讲刚刚影像讲述给观众的故事。想到这里就觉得很有意思,多少情侣的约会都是在电影院呢,电影的情节无形中影响甚至塑造了他们的感情经历……

女生在关系里始终是内敛的,在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她终于回应了情书里那句炽热的表白:“你不是说了吗?只顾着看我了,电影都没有看全。” 这句话的语境完全变了,从一句情话变成了苍白的解释,苍白里带着眷恋,她记得每句话,记得很多细节,但都是在事情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再讲出来。不由得让人想起李商隐的《锦瑟》

对白四:

黄明昊:晓晓,快点,来不及了希庚希:晓春,你别跑呀,电影票还在我这儿,你等等。

年轻的晓春怎么可能拿着情书做的风车呢,颐和园怎么会有电影院呢,导演打乱了时空,让回忆发生在后来他们相恋时常常约会的颐和园。这段对白最虚幻,但正是这种背离现实的虚幻,才让观众揭开了整个故事的真相。

PS. 不靠谱的猜测:如果要咬文嚼字的话,男主角晓春是片名春晓的回文。那是不是写这个故事的人是和晓春一样的人?

爱情7.0彭坦 / 2017

片尾曲来自彭坦的《爱情》,彭坦和春晓,公众熟知的一对爱侣,如今已经走入婚姻,养育着可爱的孩子,和电影不一样,他们在现实世界过上了完满的生活。春晓的名字,也嵌在了电影片名中。这就是影像内和映像外的互文吧,又或者,还有看过这部电影后,在有相似经历的观众心里泛起的涟漪和那片昆明湖水的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