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是我的人生电影, 至少,过去几年是的。 但这一篇不是影评,它只是观后感。

保守估计,这部电影我已经来回看了10遍。 17年某个深夜,我在隆冬没有暖气的南方发现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整体的基调也和当时的天气差不多,唯一区别是南方不下雪。男主角Lee的哥哥突然离世,他不得不从波士顿赶回曼彻斯特小镇处理哥哥的身后事,以及照顾侄子。

他在曼彻斯特小镇经历过心碎,所以他逃走了。他一个人生活在波士顿,在一个小区干清理垃圾、修水管等等的杂活维生;住在一个地下室。哦不,纠正一下,他一个人“生存”在波士顿。那日子实在很难称得上“生活”。

处理哥哥葬礼和照顾侄子的过程让他慢慢地开始和世界重新建立联系,尤其是侄子,给他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我以为故事线会延续同类作品的套路,主角通过亲人朋友的支持又找到生活的动力之类云云。

但这部电影没有。

正在他逐渐尝试着回到生活中去时,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他再次崩溃,哭着和侄子坦白,他无法击败回忆。

那年我写下观后感:我们都曾身陷囹圄,当然也可能是现在时或将来时,只是无疑,会的。主流的基调肯定是鼓励走出来,向前看,迎接新的生活;但总有一些人,他们走不出来。

现实从来不像电影那样,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出现或发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实际上,等那人那事过去了,生活又将归于平静,心死之人依然心死。鼓励放下固然没错,只是一旦一件事被过度倡导,与之相反的那个选择容易成为错误的。不放下不向前,是不对的。Lee传递的态度,我猜,是不向前也可以,一生负重前行也没有错。有的人容易放下过去,容易释怀,那必然有另一些人容易沉湎过去难以自拔。如果不能释怀,那就不要释怀吧,为什么非要他释怀呢?从没有人鼓励别人沉湎过去,但是,沉湎也没什么不对啊。

今天又想起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又看到了类似的观点。大意是说人有主观能动性,如果生活不对,就去调整改变生活。人在人生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我几乎本能地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在某些方面,我固执地可怕且毫无理由。

我想,我不能一直活在过去吗?这到底有什么错吗?想了挺久,终于想到,一直沉浸在过去确实没什么错,但这种选择有代价。如果我选择沉湎,那就要心甘命抵地承受相应代价。

过去几年,我都接受了。直到今天。

倒也不是我的想法发生了什么改变,我仍然相信要不要活在过去式人的自主选择,没有对错好坏。只是经过一些思考和比较,我判定沉湎的代价已经超过其给与的舒适感,所以我决定move on试试。 最坏的情况,我还可以再退回来,因为过去还在那里。

我依然喜欢这部电影,不过它不再是我的人生电影。至少接下去一段时间不会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