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秩序严明,一个居无定所的人求死得其所的故事。棚屋人群体同《无依之地》的后工业游牧民有着类似的居无定所遭遇,但结局走向上明显《浊水漂流》更有温度,社会问题更加凸显。食品环境安全署,差佬、住建局和地产公司,法院、社团和流浪者,真事改编剧本,社会架构是靠谱的。

如果文本上赋予阿辉一个同上级同事冲突,事故死掉儿子,陷入毒瘾,流浪深水涉的差人背景,则可以使宁死不屈的强者品质来源合理性得到说明,也使差人形象丰富化。同时电影这样表现一步一步从阶级轨道滑落乃至最终的个体死亡,都得不到他求死之时真正所求的社会关注。那我们也得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政治上黑暗绝望的社会和世界。电影没给这个如果,真实表现当下现实:我此时是穷人。穷人无尊严,穷人有尊严。与此同时展现了媒体逐利的同情、社工善意的救济、法院无奈的正义和学生功利的体验以及流浪者群内利群的慷慨。

一部电影如果简单化对方形象,单方面表现己方,那么可以说是一部政治有偏向的电影。比较之下,腾讯视频篡改《搏击俱乐部》结局,与电影本身本质无关。这只权力之手伸入电影里,是一种清晰的政治偏向的行为,背后是政治意义上的考量。两件事物放在一起。一部剪辑电影告诉人社会真相,一个删改行为掩盖社会真相。一个尊重人的判断,一个凌驾于人。

人从各种媒介里学习到了各种价值观念,经历的事告诉他了相反的判断。但是那些媒介比单个人经历过的更多。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的更为长久,它的作者目光投射得更远。我们如今很难接触到这些能让社会走得更远的媒介,也不会想着去深入接触,接触到也不是它本来的内容,因为删改行为。

与私利公权掐架,《浊水漂流》当之无愧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