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影评沉寂多月,今触片感怀,决定为今年为止看到的最喜欢的华语片写一点东西。这部影片极具地域感情色彩,一种或许是只有极具感伤情怀的小镇文艺青年才能共鸣的感情。《之后的一周》是陈小姐在学校的 first 主动放映中观看的,虽说学生作品的青涩严重阻碍了影片的高度,但正是这种青涩所带出的塑料感,成为了以五条人为首的“城中村”美学的一种,“城中村”是一个现时空间,这个现时空间包含着普罗大众的乡愁与回忆,也即另一个过时空间:与北上广深“对立”的每一个县城。“立足世界,放眼海风”是五条人这种美学的基调,离开随即获得更好的回眸。《之后的一周》也正是导演的这一种回眸。导演陆晓浩曾坦言,这故事其实就是他姐、他身边人的故事……
极端独特的民族式空间
广东非珠三角地区存在着一种典型的中国县城现象:年轻人蜂拥至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寻找机会。这种现象在贾樟柯早期电影中早有显露,电影评论家们称之为人的流动、迁移。这种人的城市化趋势,造就了独特的中国“新”乡愁情怀,以情怀为源动力,中国各地域的艺术家们纷纷走上了那条“新浪潮”之路。因文化的差异,这些影片各有其特点,《之后的一周》正是这股浪潮下的新地域产物。回溯近期的潮汕电影《四海》《带你去见我妈》都略多带有资本的气息。虽说本地人或许能在某些点上被触动,但缺乏了一以贯之的深情。这就使得它们永远只停留在描述事件本身之中……《之后的一周》用了一种极其侯麦式的色彩:红、蓝T桖,泛黄温暖的色调,严重劣质的焦外色散,使得影片时刻沉浸在夏日的时间氛围当中,像极了受北回归线上阳光炙烤的胶片,带我回到那个时空之中。除了色彩之外,影片在公路片式的文本流动中,亦使该空间得到延展。影片通过摩托车串联起三个大同而并不相通的小镇,这种流动营造了观赏奇观的条件,也让情感的移地成为可能,如《路边野餐》如《南国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