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方导在映后分享的许多趣事:

- 方导很庆幸在2019请了士兵家属来东极岛参加纪念活动,因为几个月之后就20年新冠了,无法进行长途跨国

- 方导曾对受采访的老兵表示,这部电影做好了作为他的100岁生日礼物,可惜对方已经去世

- 方导提到片中2位女性日本学者为本片提供了很多对接、翻译帮助,尤其是为船长后代解释了他们父亲的情况。这两位学者与片中受访的士兵Jack Hoison(抱歉可能拼写错误)保持联系,她们对盟军俘虏的同情以及研究使曾经“恨死所有日本人”的Jack慢慢释怀

- 为什么先拍了那么多士兵的情况,在80多分钟的时候才引入渔民?方导表示他想要观影者、尤其是观影的渔民后代了解到这些士兵曾经历的地狱般的情况,能更深地感受到渔民们善举对这些士兵的意义

- 方导有意给本片起了和Tony Banham书同样的名字,并和Banham表示先书后电影都承接了同样的使命。原本的标题以800多幸存者/1800多位被遗忘者(抱歉记不太清楚了)为中心。

- 日本防卫省和外务省为本片特意开放了档案并罕见地允许拍摄

- 没有找到当时的日本水手后代;战时日本水手死亡率极高

- 被藏在孩儿洞的3位战俘中,一位曾在上海当了十几年警察,会讲上海话和一点粤语 ,而上海话和舟山话很像,也因此村民们努力帮助他们躲藏

- 当时渔民给士兵吃的其实不是turnip(白萝卜),方导和渔民交流后发现其实是当地的白番薯

- 方导卖房拍片,笑称现在是借住状态。第一次当导演,为了讲述自己想讲的故事和editor吵了很多次

- 如何在不刺激到受访者时获得具体真实的回应?要与受访者共情。方导提到在采访移居魁北克的士兵时,被告知对方年纪较大也不愿回忆过于痛苦的记忆;于是他先和对方聊起了年轻时快乐的回忆,聊到军队的职位时问对方如果机枪过热没有水该怎么办时,士兵一乐:“当然撒尿啦!“就这样打开话题。

- 方导很遗憾地表示,很可惜有许多士兵亲人采访者未能将他们剪辑进去;制作组曾在成片后特意飞往宾夕法尼亚采访一位士兵后人,满足老人渴望家人故事被倾听记录的心情

- 沉船动画是美院做的泥塑+动作捕捉;保留了一些粗糙的痕迹

- 本片有非常多的志愿者相助,包括剪辑预告片

- 方导在英国选择报纸刊登广告,因为”我这个年纪的人还有老年人是看报纸下饭的。”引起轰动后bbc一位工作人员来找到他问是政府支持还是个人行为,在听闻是个人行为后更为震撼

- 方导的鼓励:要做有意义的事

个人感受:方导真的是一位非常接地气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导演,有映后Q&A一定要参加,他有太多的内容和故事可以分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