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科长还是在关注中国人在时代变革大背景下特有的情感故事,不过他的野心比之前大了,之前的电影更多聚焦在一个特定的年代一个特别的群体的精神状态。后面的电影无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开始扩展,很明显他想通过这部纪录片来讲述过去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往事,试图呈现那些隐匿在变革风云背后的情感潮汐。电影中被放大的一张张普通的表情木然眼神迷茫的中国人的脸呈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我想很多观众会跟我一样产生一种审美上的不适感,但这就是贾樟柯可爱的地方,他不试图讨好观众。在生活中,我们大都不会去认真凝视这些木然的甚至有些难看的面孔,和隐藏在面孔后面的心事,甚至是自己的父辈亲人,被时代急流裹挟着极速前进的年轻一代,已经没有兴趣和精力去了解父辈的往事。导演就用一种夸张的方式把这些被我们忽略的面孔怼到眼前,让你没法扭过头去,转眼不看。我们太习惯于沉溺在充斥着俊男靓女的偶像剧中,远离或者逃避现实的粗砺,贾科长电影的好在于去呈现这种现实的粗砺,和其中的诗意。看他的电影让我们忽视发现那么粗糙那么冷酷的现实中居然也有诗意也有美,那种美和诗意不是偶像剧所拥有的,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诗意。贾樟柯可以说是中国最像诗人的导演。
当然,三个作家的个人经历不可能涵盖全体中国人的情感往事,那些木然的面孔背后的故事很可能比作家们讲述的更灰暗,讲述出来也过不了审查,在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有(讲)灰暗的故事,这个纪录片也不能例外。因此,我个人感觉那些没有台词的面孔比三个作家的讲述更有力度。
三个作家之中,无疑余华的那段是最有趣的,他讲的时候电影院里没断过笑声,很多人都说被他圈粉。余华很聪明,但一个好作家不是只要聪明就可以了,太聪明了反而会阻碍人成为一个好作家。不过对一个从开始写作就是为了进文化馆,为了发表可以一天之内把灰暗改成光明的作家,也不能报太高的期待。所以我个人感觉他的讲述是最缺少情感深度的,听起来像是脱口秀。反而我个人对贾平凹和梁鸿的讲述更有情感的共鸣,他们的故事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辈,贾平凹因为身份问题在文革时期四处碰壁,差点葬送前途。我父亲也因为文革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不过他没有贾平凹那么幸运,后来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学校。父亲也是个很爱学习的人,字写的也很好,虽然小学没毕业,但文章也能写的有模有样,如果他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人生很可能会跟现在完全不同,至少不会六十多岁还要做保安这么辛苦。三个作家里,梁鸿是离自己的生活最近的一个,我也是从农村考上大学,一步步远离乡村的,跟她一样,我也有一些至今都很难走出来的童年阴影。我也保存着小时候姐姐哥哥和父亲的通信,里面也有现在读来仍然心酸的往事,甚至跟她一样,我和姐姐也有小时候交不起学费被老师催款的羞辱经历,还有跟亲戚邻居借钱交学费的窘迫,这些事虽然过去十几二十几年了,但那些情感都不会随时间而淡漠,会长久地留在心里,讲出来,或许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就像贾樟柯曾经说的,他拍电影不是为了改变什么,而是为了让人可以在里面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