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电影的人,也能拍出749局并义正言辞的否认那是个烂片。手法技术什么的不说了,电影审美起码差个十万八千里吧。


喜欢这个影片讲故事的方式,就像在大自然,在无人区,在可可西里,巡山队是沉默的,又是热烈的,总而言之是悲壮的。他们的沉默显得很绵长,他们的快乐也显得很简单。影片用很少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难以叙述的故事。好像谁都讲不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发展和这样的结局。
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好像不理解这一切,没有人,没有钱,没有枪,最后还是执着地去追盗猎者,即使置俘虏于不顾,置同伴于不定,好像在日泰的眼里,别的都不重要只有盗猎者是重要的。我们可能会觉得,为什么不能回去修整好了再追,但是想一下,修整好了又是什么时候,是下一次进山火葬五百具藏羚羊尸体的时候,还是已经一年没发工资的下一年,或者说是追了几年才有线索的又几年……所以其实很难说,为什么日泰会显得这么孤注一掷,其实很难不说,他自己也在赌。赌独自看守的队员是安全的,赌肺水肿的队员能被救活,赌俘虏能活着走出去,赌瓦爆了的而留滞的队员能被找到,赌走散的队员能跟上,赌自己能找到盗猎者,赌自己能抓到盗猎者,他一直在赌自己的命,赌所有人的命,但是很沉痛的是,他没有赌注,或者说,他的赌注,只有他的命,他的队员的命。赌赢了就赢了,赌输了,也只能是没命了。所以他说,不要下雪,但愿不要下雪,与其说是赌天,不如说是赌命。我们可能觉得这个赌注太大了,这么多人的命,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只能拿命赌,他只能觉得,这个赌注太小了,即使他all in了。所以从来不是莽夫的固执,而是勇士的的拼命。

影片里有挺多细节,很戳人。一个是日泰随身带公章开罚款单的时候都要靠哈气来留印,但是他带,他开,他盖。还有一个是队员推搡打骂威胁俘虏让他交代的时候,记者觉得不能这样做要去阻止,但是日泰只是一个劲地拦住他,日泰不是不知道不能这么执法,但是不这么执法,他们执不了法,所以俘虏说他交代后,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日泰不是不懂,但是可可西里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就像他不是不知道卖羊皮是犯法的,但是他还是会说,卖皮子,当着所有人的面,这也是可可西里的规则。第三个是,“你见过磕长头的人嘛,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但心却干净的很。”日泰很少多说话,他似乎不解释,不想解释也没有必要解释也解释不清,他遵循这他的准则,可可西里的准则,他让记者跟着,不掩饰什么,也不解释什么,但是还是会说这句话,就像他说的,我没办法,这句话其实也是没办法。

可可西里的漫天的风雪和呼啸的风沙,一直在刮,刮过巡山队粗矿的灵魂,带他们去长生天;可可西里冷冽的河水和涌动的流沙,一直带流,流过巡山队坚实的脚印,留他们在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