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戛纳的第一部观影,总体上其实我是喜欢的。

越战记忆,同性题材,劳工,煤矿,偷渡,家庭连结,潮湿的雨林和村庄,隐晦地宣泄,呐喊,东亚质感很足的一部片,模仿做得不错,但实在是有缺陷。

从拍摄上讲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拍得出彩。配乐,声效,镜头角度和移动,场景调度,色彩和颗粒感,视听语言做得精妙,我实在是太吃这一套东南亚味,太喜欢。影响最深的是挥动锄头的频率逐渐统一,前后景深的变化,失焦与聚焦,交叠和分离,换景最后一锤落在战争遗留的地雷上,金属碰撞的声音刺耳尖锐,就像那个永远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和永远无法交流的梦魇。

内容上,衔接拍的太巧妙。在暗无天日的矿洞里挖煤,在潮湿可怖的雨林里掘尸;被装在塑料袋里渡河,又或者在集装箱里跨洋偷渡。在地底矿层上交媾,手脸都是黢黑的碳灰,在彼此脸上留下痕迹,躯体背后闪烁的石块像黑夜里的星点;在集装箱里赤裸相拥,飘飘荡荡在永远看不见尽头的海面,氧气稀薄,以为再次开门就是自由的欧洲大陆。

感慨电影名字起得太好,心灵与实体,过去与未来,幻想和现实,一切都被荒诞地生硬地攥紧在一起,在一场又一场的雨水里模糊到失去边际,像被雨淋湿的蜂窝煤盖上一块廉价的塑料布——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觉,想要回来的人永远地死在战场上,想要离开的人永远逃不出去。

情节上还是有过渡的拖沓和混乱,元素太多以至于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反而错失了其中那么一点的闪烁的情感元素,可是那一点是那么深刻隽永,那么深入人心。

想走的人下过无数次决心,但摩托车绕着你转了一圈一圈,冲进海里的样子好像殉情。最后最后,粗重的喘息却还是落在你耳边,赤裸相拥,吞下你肮脏丑陋的污垢,两个人永远留在那个四四方方集装箱里,轻飘飘落下一句“I am already homesick”,如此精彩的收尾。

homesick这个词,太值得反复品味。你怀念的是什么,你渴望的是什么,你迷失的是什么,你铭记的是什么。父亲回来了吗,洞穴坍塌了吗,枪响打在谁身上,谁的血被谁舔舐?吹灭不存在的蜡烛,看着你漂亮的眼睛,最后一次,抚摸你脸颊。

潮湿腥臭的树下,一切就像一块廉价的塑料布。

(btw,真的没人觉得演员很像刘烨年轻时候吗…我幻视了无数次蓝宇那张漂亮的脸,镜头一扫过去就觉得实在是美丽青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