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

很早以前就零星看过电影里的一些画面,画风很符合我喜欢的。对于中国的电影和小说,我都特别钟爱上世纪的调。

张爱玲这个名字是更早出现的,可我总没看过,其实是怕,我最怕女人笔下的故事,更何况张是开先河的。

《半生缘》我原以为是个颇为落寂的爱情故事,读到一半,浑身凉意,原来是个鬼故事!

开篇很长的时间都在描曼桢和世钧之间细小的暧昧与缠绵,似小溪潺潺流,似冬日温暖的火苗。好许久,我翻书的速度很慢,我总这样,我喜欢汹涌澎湃的,但我知道这后面必有大乾坤。我更喜欢初缓后涌的感觉。后面大半篇是一口气读完的,脑瓜涨涨的,心里酸酸的,我哽咽,眼睛朦朦的一层雾。我呼了一口气,我跟着顾曼桢和沈世钧一起度过了半生,他们回首半生终是无缘,但我与他们的缘开始连接。

许鞍华导演是能接住张爱玲的,半生缘从文字再到影视作品的呈现,是成功的。许鞍华像是把张爱玲的梦境复刻了出来,换句话来说张爱玲和许鞍华之间也有一根线,许鞍华是懂张爱玲的。

电影里对一些场景的还原,与我看书时脑补的画面十分相似。例如曼桢出逃后当老师住的那个小隔间,曼璐躺在她的床上,穿着华丽与朴简的房间形成强烈的反差。电影画面及色彩都很出挑,大部分的画面都是灰色调,压抑、沉闷,贴合时代背景也贴合了半生缘这个故事。即使不看情节,这部影视作品一帧帧的画面也富含了非常多的中式美学,出彩的不止是张爱玲的故事。

可我钟爱文字多过电影。我爱文字里的细腻,电影时间有限,无法表达出小说里的感觉。电影对人物的刻画也十分有限,常常是几个镜头或是几句话。

大量的文字堆积,描写到极致的心理活动,辗转惆怅,家常里短,晃过神来,读者好似也度过了半生。书中的线更长一些,对人物性格刻画得十分有力,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读完后我感觉这世上真的有沈世钧和顾曼桢这两个人,反观电影因为时间有限,尽管演员演得再好看着都像套着人皮的木偶。

书中的顾曼璐更加矛盾,更加坏也更加悲惨,一边爱着妹妹但又一边嫉妒恨她。与初恋情人分道扬镳供妹妹读书选择去做了妓女,到头来初恋情人爱上妹妹连承认他们之间的往事都不愿,发了财的穷丈夫也视妹妹为珍物。顾曼璐在书中是被顾曼桢恨透的,曼桢也知道是姐姐和姐夫一起做的局强暴她毁了她的一生,而电影把这一矛盾点弱化了,曼桢不够痛苦。书中的顾曼桢极其悲惨,是因为失去了对她最爱的两个女人的信任,姐姐以及妈妈。妈妈任由曼桢被关在祝家,只因为封建的她认为“从一始终”,对顾曼璐的态度也是,即使因为她一大家子人才能存活。电影里对妈妈这一角色缺少刻画,但她是整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正是因为她,顾曼桢和顾曼璐的一生都在彷徨之中。如果谈论半生缘里有谁能称得上我最讨厌的角色,那必定是这位老妈子。她并不是完全的坏,像大部分中国母亲一样,她是爱你的,但你不是自由的。电影也没把祝鸿才的坏凸显出来,祝鸿才实际代表的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发国难财,草菅人“命”,世间的一切犹如他的玩物。电影里的情节是“在顾曼桢回来照顾孩子时,祝鸿才为她煮了早餐”,祝鸿才好似是因爱慕曼桢才在喝酒后做错事。我绝不接受!看书时,我因祝鸿才和顾曼璐这一场策划犯罪被吓得发冷。妹妹因要照顾快死的姐姐而在她家住了一晚,天经地义的事阿!一转眼怎么就被下套了。顾曼桢刚跟沈世钧因姐姐的事大吵一架,曼桢是维护姐姐的,不管怎么样,姐姐的付出她看在眼里。我还沉浸在曼桢世钧的争吵之中,书中缓缓吐出几个字:有人在这个房间里。好似电影里的鬼出现的画面,吓得我一激灵。巨大的反转,撞击得我头晕目眩。终于想起张爱玲在前面写的一句话:他没有知道他和她最快乐的一段光阴将在期望中度过,而他们的星期日永远没有天明。太痛了,只是一个很小的转折,但是从此他们的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曼桢对世钧说:“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我很少会被描写爱情的情节打动,除非是非常纯洁的爱,宫崎骏是第一个,张爱玲现在成为第二个。

巨大的反差像是把我的心揪出来用针细细戳,可电影把这一段弱化还把祝鸿才美化,我不接受。祝鸿才并没有喝醉,顾曼璐也没有生病,一切都是诡计,人性的黑暗比鬼更恐怖。

旧社会与新思想的巨大交错,旧的黑暗让新的反击像击打棉花一样无力。最后顾曼桢和祝鸿才成了婚,因为孩子。既可笑又悲哀,女性总是因为内心的柔软而被抓住把柄肆意摆布。

半生归来,终是无缘。很多人指责世钧不够勇敢,可做任何事都温吞的他,会为了曼桢变得着急火热的,为了曼桢放弃梦想归家照顾家业也只为了能与曼桢成婚。世钧辗转反侧找曼桢,能体会他的难过,更能体会他听到曼桢跟豫瑾成婚这一假消息的绝望而跟翠芝成婚。十四年过后再次重逢,曼桢的那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为这场缘画上句号。

缘起缘落,一切归空,长叹世事无常,一切抓不住也无法改变,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