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我感触颇深,心里五味杂陈,首先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是,徐克导演的指导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一些细腻感情的捕捉能力,在当今华语电影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影片中期的节奏也让人看着非常舒服。但是,前半段和结局部分的处理,格外糟心,看前半小时的时候,我几乎想要提前离场,效果呈现的过于阴间,像是射雕英雄传的元素碎片纷至沓来。郭靖黄蓉互相寻找,西毒欧阳锋与黄蓉展开猫鼠游戏,而射雕前三十章的故事在这短短半小时内通过回忆的记忆碎片来把一些毫无逻辑信息传递给观众,让读过原著的观众感到很降智,没读过原著的观众大概率也是云里雾里。
为什么觉得徐克不懂浪漫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里面的两个关键道具,黄蓉做的叫花鸡,两个在下雨天用铁枪做的避雷针。这两个让人听起来了无生趣的道具,竟然在电影里出现了好几次,二人重逢也是通过这两个道具,明明很相爱的两个人,却要通过这种莫名其妙的鬼把戏来相互证明爱,好像在说,我黄蓉知道你喜欢我做的桃花酒酿鸡,你郭靖就一定要知道通过下雨天的避雷针才能和我相见。这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郭靖在投军的过程中,看到了那个鸡的招牌,立马就离开了招军处,那我就搞不懂了,这到底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还是“侠之大者,儿女情长”
这部电影的槽点虽多,有些地方做的还是不错的,徐克的导演功力不可谓不强,除去开头结尾杂乱的章节和一些蛮横不讲理的大场面处理,电影关于蒙古军营的篇章讲述的十分清楚。娓娓道来的叙述着黄蓉,华筝,郭靖这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华筝这个角色尤为突出,徐克通过几个镜头就将其牧马草原,英姿飒爽的外在形象细致展现,紧接着通过她与黄蓉直接的交流,让观众体会到这个角色的内在魅力:一个拥有丰富感情,聪颖且识大体的少女。初期,她得知郭靖归来,不同于古装剧常规处理的矜持少女形象,她喜形于色,那种草原儿女的敢爱敢恨,非常贴合人物,而当她知道郭靖在中原有一个喜欢的女孩子的时候,她没有任何退让,回到自己的房间用鞭子抽打着家具,还扬言要杀了那个女人(此时她不知道黄蓉就是郭靖的心上人),接下来就是这个角色最优秀的点,她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有头脑,有正常的行为逻辑,能够分辨是非。这与郭靖看到桃花酒酿鸡转身就跑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两段剧情的对比,让整个电影显得更加割裂。华筝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郭黄的关系的,她的角色行为对于观众来说是很大的看点,此时的剧情完全吸引的到大家看下去,谁也猜不透这个刁蛮公主将会如何处理她所发现的事情,华筝选择去找黄蓉打了一架,并且放下所有的恩怨,至此,角色的人物弧光形成。寥寥数笔就把华筝的形象塑造的极其丰满。
中间这段太过精彩,首尾的剧情才更显得鸡肋,两个疯疯癫癫的主角互相寻找,而且展现大量的碎片化的镜头,徐克这部电影最奇怪的地方就是,关于原著的内容拍的极其潦草,而他自己原创的情节却做到了合格线以上。也就是说,他只要把原著正常的还原,随后认真的搞叙事,这部电影的口碑就完全不会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