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鲁诺波达利斯之《蒙马特》

想不起哥哥的哪部电影里也说去蒙马,这是我对这个地方的第一印象。如今多了一个奇妙的邂逅故事,上帝导演听到了男主的独白,觉得他说得对,于是从天而降了一个愁眉苦脸的女人让他载走。

⭐⭐⭐

2.古兰德恰达之《塞纳河畔》

河畔太美,男女主更美,看俩尤物的情感在河畔街角微妙摩擦,是一种小鹿蹦跶的愉悦。

⭐⭐⭐⭐

3.葛斯范桑之《玛黑区》

狭长的街道颜色灰黑带着古典的酷。中长发美男对平头男用法文搭讪,原来他们都是说英文哈哈哈。他不是不理你,是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

4.科恩兄弟之《杜乐丽花园》

有着巨大弯曲挂画的地铁站,调皮男孩地头蛇的神态表演很棒,疯狂的女人和暴躁的男人,眼神盯着游客那个镜头太帅,游客微表情也很有趣。导览手册写得好像魔窟探险贴士。

⭐⭐⭐⭐

5.华特萨勒斯&戴妮拉汤玛斯之《16区》

把给自己孩子的爱分给别人家的孩子,来养活自己家的孩子,这似乎毫无道理,但不论法国还是中国,很多妈咪都在这样做着。留守儿童的悲哀。女主的摇篮曲很好听,听到最后却仿佛成了诅咒。

⭐⭐⭐

6.杜可风之《13区》

杜可风想以自己对华人的理解拍出不一样的东西,弄巧成拙,妖魔化了华裔,接受无能。

7.伊莎贝拉库谢之《巴市地区》

男人不是不爱了,是不知道自己爱的到底是什么——直到一张癌症晚期通知书告诉了他。

⭐⭐⭐

8.诹访敦彦之《胜利广场》

终于明白了痛失亲人的人为什么会乱跑。深情的比诺什。以后去胜利广场或许会想象夜半出现的马蹄声,那是东木头来串场。

⭐⭐⭐

9.默剧小丑

背着超大书包的可爱男孩的身世,是一对在监狱里相遇的男女小丑所生。小丑开车演得敲有趣,在无尽苦涩中作乐的乐观真感人。

⭐⭐⭐⭐

10.艾方索柯朗之《马叟公园》

被骗到了,真以为是老男人带小三旅游,没想到竟然是女儿请老爸帮忙带孩子哈哈哈哈哈哈。

⭐⭐⭐

11.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之《红孩广场》

醉翁之意不在酒。

⭐⭐

12.奥利舒密兹之《节日广场》

遇到她的那一刻起,生命之轮就只为她旋转,直到最后一秒钟。

⭐⭐⭐⭐

13.理查格拉梵尼斯《红磨坊附近》

老年人激情组的努力回味。

⭐⭐

14.夜半三更

风格化的配色,红油漆营造出卡通感。最后互相咬是导演放弃拍摄了吗哈哈哈。女主的眼球有点吓人。

⭐⭐⭐

15.威斯克瑞文之《拉雪兹墓园》

决定结或不结婚,还是得王尔德。

⭐⭐⭐

16.汤姆提克威之《圣丹尼斯》

引起恋爱中的盲人男孩的内心回忆大波澜,只需要一个装得很像的玩笑。

⭐⭐⭐

17.佛德烈欧布登&杰哈德巴狄厄之《拉丁区》

存在竞争的亲密关系走到哪怕最后一刻,也仍然会不自觉地在竞争。如果能享受这种状态,或者通过竞争不断自我提升也算是良性循环。很有范的奶奶,很绅士的爷爷,一场十几分钟的对话,从聊到热恋般的要私奔,到话锋急转直下的互相埋怨,两个人都对对方又爱又恨的相爱相杀表现得出神入化。

⭐⭐⭐⭐⭐

18.亚历山大潘恩之《第14区》

学法文的美国奶奶,在第14区的公园里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独处唯一的坏处是,想要分享的时候,无人可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