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会为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说服自己而找诸多借口。人总是失败于自己的傲慢,以为自己能掌控局面。人总是脆弱、反复、纠结,臣服于“爱”。人总是犹豫着反抗,又在反抗中犹豫。

好多点都很喜欢。

比如“舆论”,力量与反噬,还有众生相。人们会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愿意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一个为爱杀人的故事,一个爱妻子的绅士,以及转而把矛头对准那个杀人犯故事中的女性,人肉、网暴、想象、编造。一个“黄色结局”。

比如凯特,不是你的选择你的爱你的保护让我成为女王,不是你的骑士行为让我成为女王,“我就是女王。”我不要受你的操控。现在开始解释吧,让我看着你的表情,好让我知道这三年里我都在哪些时刻被你言语控制。


比如当露易丝/勃朗特开始出现角色的画外音,她开始拥有了和 joe 对抗的剧本力量。谁能不说这是她抢夺话语权的开始呢。于是影像开始转换叙述视角,她开始成为结局走向的主导者。

还有贝克那本删掉 joe 插手后的书,成了更受欢迎的版本。

本来觉得最后那里每个人的美好结局有点虚浮。你能说那些人都是无辜的吗。但是,但是。文东恩“我不要做一个那么合法的人”,或许是法律对于“弱者”/“不得不”的善意。

最后的最后,监狱来信堪称神来之笔。“人”,真是永远都看不腻、写不尽的绝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