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疫情居家,才断断续续看完人世间。今年有很多朋友和家人推荐这部剧,不得不说,确实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质感好剧,从剧中时代和人物的沧桑变化中,仿佛也看到了我们一代代人的生活,很值得一看。

平凡撑起一方烟火

周秉昆和郑娟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的老百姓,是一个家里的顶梁柱,也是一帮朋友的主心骨。他们所代表的好人,在生活中尽全力帮助别人,努力的劳动争取过好日子。但是一味的忍让和付出,反而造就了身边人的麻木和习惯。当然,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们还会不会这样做,他们一定会。因为本质善良的人会永远善良,付出让他们可以吃安稳饭,睡安稳觉。就算没有回报,他们还是会如此。行好事不问前程,但求无愧于心。会有福报吗,会有贵人吗,可能会有,但不重要。

梁晓声说:“如果说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类物种,那么这一物种的进化方向只有一个,便是向善。善即是美,善即是优。人与人的竞争,所竞善也。优胜劣汰,也必是善者优胜。”这世上没有突如其来的运气,只有因果循环的福报。

没有在黑暗中摸索过的人永远不会明白,突然失去光亮的感觉。经历过痛苦的人,更应该理所当然的幸福。

人像雪花一样飞很高又融化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执着,以为自己可以主导所有事情,以为自己可以书写故事的结局,其实有那么多故事,那么多人,谁又不是主角呢。我们可以为了一个人孤注一掷,可以为了一段感情用尽全力。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会有一些遗憾,会事与愿违。但无论结局如何,所有走过的路,就是该走的路。一步有一步的勇敢,一步有一步的道理。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即使时间过去,岁月芳华,还是那句话,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冬天的风雪和夏天的木栅栏,你终会抵达。

走的多远都记得回家

父母是孩子永远的家,孩子是一个家的光亮。印象很深的是,赶超卧轨自杀的时候,旁白的一句话。说贫困人家的儿女大概有两种,或以贫为耻,有耻生怨,于是嫌父嫌母,也有觉得父母辛劳变励志要改变命运。

第一种孩子可以说大有人在,看过太多例子,觉得父母应该给予一切,没有达到要求便是怨天怨地,觉得命运不公,自己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另外一种便是心怀远大志向,无法轻装前行,好像不干出点事业来就对不起全世界。

其实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是靠一代人就可以改变的。而真正活的明白的人,他们也不把打破阶层作为人生目标。

周秉义说,我原来以为是我自卑,但事实证明,不是我自卑,而是他们傲慢,但这傲慢不是他们的错,只是双方差距的必然结果。

有的人出生在罗马,有的人一生只能看到罗马的外墙,存在差异是必然的。而一个人能真正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能够做到共情、站在更高的维度看问题的本质的时候,才是超越了思维的阶层。

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由人。

应该很多人都喜欢这句话:“走得越远,见识越多,认识的人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人这一辈子,你真的在意的,同时又在意你的人,就那么几个,这几个人,就是你全部的世界。三两知己,爱人在侧,父母康健,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已经是中等偏上的人生答卷了。”

可能人生就是如此,聚散离合都自有安排。就像杨绛先生说的,人生遇到的每一个人,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一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有些人执着到,擦干眼泪继续爱你,有些人冷静到,权衡轻重地放弃你。生不逢时,爱人逢人,所到之处,皆是命数。

祝你不忘少年模样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往往是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从前,我不曾为自己的所做所为而后悔过,唯独对于没做的事,总是后悔莫及。”在这漫长而美好的一生里,如果你真找到了想做的事,那么无论何时决定再次开始,都不算晚。

寻求正道,克己慎独。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我们要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