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电影《都市情缘》,整体故事很俗套逻辑不严密且打斗追缉场面太多,不是很满意。

阿武,一个暴躁易怒看起来像是反社会人格的男孩,他在监狱的时间比在外面的时间要长,他的案底厚的惊人,这样一个人,被警察怀疑杀害站街女,似乎也并不奇怪,更何况他还拒捕袭警手法残暴。所以,我并没有因为这部电影而反思人们的偏见究竟有多可怕,恰恰相反,以阿武的所作所为,我反而认为这个社会对他的误解其实并不算过分,是合情合理的。怪就怪,导演对“偏见”的抨击、对“他是一个好人”的洗白太过刻意了, 反而削弱了故事真正的立意。

比如,父亲对阿武的彻底失望。 明明是小美的母亲阿凤因为小美哭闹着说喜欢阿武,所以阿凤提出要和阿武父亲分手,父亲怎么如此轻易就相信是阿武非礼小美呢?( 小美诬陷阿武非礼,从小美角度是情理之中,一个女孩子扑倒在一个男孩身上,被男孩的父亲看见,恼羞之下将一切推给男孩这是情理之中。 )为什么小美喜欢阿武,父亲就要和小美的母亲分手呢?小美只见了阿武几面,就回家哭闹,母亲就选择和阿武父亲分手,母亲难道不怕自己女儿嫁给阿武这样的暴力分子遭遇不幸吗?父亲因为阿凤要和自己分手,就迁怒儿子这已经不合理了,他竟然还怀疑儿子非礼小美,这不是更奇怪吗? 父亲可以不信任阿武,但是以这样不合情理的方式和儿子产生隔阂,就不符合逻辑啊。

再比如,站街女遇害时阿武在场是巧合,阿武袭警是他暴力本能的开启,被警察制服也是情理之中,如果阿武没有暴力反抗,故事会不会是另一个走向?阿武反抗说明他就是一个法治意识单薄的危险分子啊,警察不信任他很正常啊。 只是,警察局那个面目可憎的警长工具人属性太明显了,阿武袭警在前,他追捕阿武理所当然,但是非要把警长的人设搞成一个偏执狂就太刻意了。 退一步说,阿武如果不反抗,警察对他的偏见就没有说服力,阿武如果不“非礼”小美,父亲就不会对他彻底失望,那么阿武就没办法遭遇后面的那些“不公平”,他就无法和jojo分开,那么故事还有什么可讲呢。

整个故事虽然很一般,但是有几处恋爱场景确实设计的很美,堪称经典。一是电梯间误牵手的戏,既浪漫又纯情,充满了缘妙可言的戏剧性。二是jojo为了证明自己和阿武的缘分,在台阶上迟疑,不愿迈下右脚,终于双脚并用跳落最后一阶梯的那场戏,少女的心事就是这样幼稚又充满甜腻的气息。三是电影最后一幕,两人在码头相拥那场戏,两人真的是加速度在奔向彼此,我都感觉到了两人相遇后身体撞击在一起时那种,经历了种种波折,终于可以在一起永远不分开的笃定和狂喜, 猛烈又缠绵的爱意。

豆瓣显示1994年吴倩莲有11部作品,她是怎么做到的,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