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说观影氛围特别好,我是奔着这部电影来的,看到开场前lgbtq+的短片才意识到这是 Festival du Film Chéries-Chéris的单元电影之一。

最后在谢幕纯音乐的映衬下,大家的抽泣声此起彼伏,随后鼓起了掌。真的很希望国内观影也可以加上鼓掌的习惯。

我也发现法国人的笑点跟我真的不太一样,前面对话放着法语字幕大家在笑时我还以为是我没看懂呢。

不过法语字幕配上粤语对话,让我至少遗失了30%的信息点,尤其一开始我的耳朵在听着一种有点熟悉但几乎不会的粤语,我的眼睛在看着有些陌生的法语单词,我的大脑却完全不能把两者合二为一,后面我只能完全摒弃掉听粤语,转而看法语字幕,才能跟上电影。

回到电影本身,先说一些缺点。可能因为前面有这个小插曲,我没能跟上电影的节奏,导致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前一秒大家还在合睦融融家庭聚会,后一秒女主之一Pat就死掉了,转折太快,还没怎么交代这个人,就开始讨论她死后她的另一半Angie权益无法得到保护的社会困境。

我不太喜欢导演的镜头语言,尤其是镜头转场,总是黑幕或者完全没有衔接就跳到下一个镜头。其次有很多在我看来是无效表达的空镜占据过多时间,譬如有很多有关树的镜头,在第一次看骨灰龛位时,在Angie坐车回父母家时,电影并没有关于树的意象的铺垫(或者我遗漏了什么台词信息?),因而这些镜头也显得模糊。 同种空镜在我看来表达很好的是《夏日细雨》这部电影,电影也有很多从车窗往外拍快速移动的树影的镜头,但这些镜头语言很好地反映了小女主的心理变化。

以下是对剧情的探讨。中秋节明明来的都是Pat的家人,但是下厨却是Angie,Pat在客厅和大家一起玩游戏,最后散场时也是Angie在厨房打扫卫生,她对Pat说话但一直没收到回应,再次转场就是Pat去世了。在花店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来Pat赚的钱应该比Angie多,所以感觉这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异性恋相处模式…?赚钱少的那一方承担了更多的家务责任。并且Pat和Angie一起出钱买下了公寓,房产证上却只有一个人的名字。电影没有交代Angie有没有写过财产委托书,但Pat确实写了,却没有签字,我自己的解读是某种意义上Pat其实会知道自己死后自己的哥哥一家人会对这个房子下手,但她希望这不会发生,期待all shall be well,这部片子的英译名,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中文名从今以后啦。(不过最后一段我不是很确定,害怕是自己没看懂法语字幕而导致的误解,很希望有人能和我讨论一下qwq)

再然后是对香港的展现让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脏乱的街道,狭小的楼梯,破旧的房门,生锈的通风扇以及拥挤的房子。好像电影唯一让我觉得有现代化气息的就是她们的公寓和Victor的车了。由于本人只在香港待过不到完整的一天,所以对香港不是很了解,至少我看到过的香港不完全只有这些。但确实香港的住房问题已经是个大社会问题了。

再然后就是我也不太喜欢结尾,我感觉结尾有些苍白无力,仿佛导演除了展现“遇到你以后我才有家的概念”,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了,而物理意义上的“家”在伴侣死后只能被剥夺。不过很喜欢她们一起相拥亲亲的画面,还有一起逛菜市场的场景,为数不多的落脚在两个女主本身的温情画面。所以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给这部电影评分,我很喜欢这个议题表达,导演在叙述上是成功的,收缩有力的,四平八稳的,但同时也是隐去自己观点的,我没有看到更有力的更鲜明的东西,一切都是暧昧模糊的,就像没有签字的那份财产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