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狗十三》这个片名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根本无从猜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看到网上有人说应该把片名的“十三”转化为阿拉伯数字的形式再看片名,再结合电影海报上“失物招领,你的青春”这句宣传语,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讲述残酷青春的成长故事。
然而,当我看过电影之后,我发现这部电影并不是“残酷青春的成长故事”这几个字可以概括的。导演想带给观众的远比这复杂。
《狗十三》提供了一种真实,一种“幸”与“不幸”的真实。
影片上映后,观众自然而然地分化出三类不同的观点,大量观众表达了这样一种质疑:电影中的女主角李玩太过幸运,她的青春拥有他们不曾拥有的富足的物质基础,她如此任性却仍被溺爱,而他们甚至连任性的机会都没有。另有一部分观众表示李玩的青春就是他们青春的真实写照,她在影片中经历的就是他们曾经历过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观众认为自己的青春年代比李玩更幸运,更幸福。
《狗十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所有人的“幸”与“不幸”。对我来说,我是属于“幸运者”那一类里的。没有打骂,没有背弃承诺,没有太多虚情假意的“为你好”……我的父母比大多数父母要亲切可爱,虽然物质条件不甚富足,但我在成长过程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不过,作为旁观者的我也观察到了很多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不幸”,他们之中有比我们家富有的,也有比我们家还要贫穷的。所以,我想我能理解那些认为李玩实在足够幸运的观众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甚至不如电影中的李玩任性无礼,却遭受了比她更为残酷的对待,不能不说她显得矫情。当然,还有一小部分自觉幸运者也认为李玩不过是在无理取闹,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幸运。
事实是,这一切根本与物质条件是否富足无关。这也是导演为何如此设置李玩的家庭背景的原因。物质的富足并不能解决少年少女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缺失的关爱,不被理解的内心世界,不被尊重的独立人格……这些才是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安抚的伤口。
李玩的父亲如同那些现实生活中在自己孩子身上施加伤害的父母一样,他们都是爱孩子的,但这种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爱。他们把孩子当成工具:有的是“防老”的工具;有的是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目标的工具;有的很简单,是“听话”、“懂事”的工具;有的就更简单了,是炫耀的工具:“你没有儿子吧,哈哈哈哈,你看这是什么?带把儿的!哈哈哈哈”。对工具的爱是使用过后的爱,并不在乎工具怎么想。每每想起家长要求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就如同观赏工具展览。
电影末尾,十三岁的李玩“懂事了”,她获得了父亲的尊重与平等对待。但此时,他的父亲也明白了自己其实不配做女儿的朋友,自己甚至不是一个好父亲。抹眼泪时为了不让女儿看到自己的窘态要执着地遮住女儿的眼睛固然可笑又可爱,但这也是这一份巨大的真实之中最难以成真的部分。现实中的大多数父母总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淡忘当年对子女犯下的种种恶行,而子女在记忆的最深处永远无法忘记那份伤痛,并不自觉地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如此循环。
当李玩看着自己的弟弟被迫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句在电影中出现过两遍的台词: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我想,这是一部13岁以上人群都应该看一看的电影。如果默认大家都有或都将有孩子,那么,那些觉得自己不够幸运的或许应该学着如何不让这份不幸延续到下一代,那些觉得自己足够幸运的或许应该明白这份幸运有多难得,不要辜负这份幸运,将它延续下去。
我想到有网友分享说在电影院看到有带孩子来观看这部影片的家长在观影途中带着孩子匆匆离场,这是一种真实的恐惧。显然,这些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施加于孩子身上的伤害,但他们并没有视这部电影为一个契机,他们还在沉浸于做自己孩子的世界唯一的神。但是,要知道,工具也有反噬主人的可能,想想那个12岁的弑母男孩吧。
So,shall we talk?!
——201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