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基》的故事发生于《复仇者联盟4》“2012年”时间支线之后,洛基通过宇宙魔方的力量逃离地球,却不想因此被一群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所逮捕,由此展开了一条只属于洛基自己的新故事线。

的确,就是如此简单,却又是如此的似曾相识。这不就是被世人反复提及,在诸多作品中描绘的经典冒险故事吗?从流传千年的民间故事,到描绘英雄时代的《荷马史诗》,再到第一部小说《源氏物语》的问世,故事文本发展到现在,几乎所有的情节架构都能从过往作品中找到对应。

如何将这种已经被人讲述无数次的故事变得充满新意,不仅仅是《洛基》,又或者是漫威,这是世间所有文学创作者首要面临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每个作者给出的答卷各不相同,而《洛基》,以最终效果来看,似乎给出一份令人还算满意的答案,尤其在超英题材疲软,创作欲望低下的现在。

《复仇者联盟4》涉及的时间穿越概念极为过时,搭配上回到过去拯救未来的俗套剧情,与前作相比难免有些龙头蛇尾之嫌,以至于在不少影迷口中该作除了缅怀之外所剩无他。

《洛基》作为该作品的后续,以“时间”为底色似乎是在创作初期便早早定下来的事情,否则也不会邀请《瑞克与莫蒂》的编剧Eric Martin。

定下人物与基调之后,便可以搭建世界观,补充设定,构思剧情。

在故事文本创作时,作者首要考虑的是人物与情节,毕竟人物是故事存在之本,而情节是故事脉络之根。当然,每个创作者侧重点不同,有些作品会突出故事情节,削弱人物塑造比重,而在另一些作品中正好截然相反。这是出于作者表达等造就出来的风格,是好是坏全看最后呈现如何。

在我的过往认知里,故事也总是绕不开形象饱满的人物以及丰富完整的情节,二者相辅相成。但至于其他,比如世界观,又比如设定,除去服务剧情之外,并无其他用途。

而《洛基》这部剧集,定然是要以人物为中心。尽管有前面五部电影的塑造,洛基的形象已然饱满,但剧集里面的洛基还处于刚刚战败,还没有经历洗礼,如何重新塑造成了最为优先处理的事情。

以后续剧情中,从看到主宇宙未来自己的经历,到因为时间线混乱认识另一个自己 希尔薇,再到每一个新结识的“朋友”消失不见,经过了这些事,洛基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行自我认知,这虽然与我们更为熟悉的洛基不同,展现出来的气质也不一样,但他却也是那么的立体。而那些什么时间轴,什么TVA,都不过是为了能够达成洛基本身的角色塑造,换一套设定其实仍能成立。

与同期的其他五部影视剧相比,同样是聚焦于个人的心路历程,其引入的“多元宇宙”概念深深影响的着漫威下一阶段的发展。
哪怕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收效甚微,但这一引入对于当下的漫威来说也是一不得不做之事。

这一点也是漫威影视作品最为诟病的地方,如果说将人物、物品等适当的融入是穿针引线,那么因为融入舍弃剧作创作本身,又或者说,专门服务于下一部作品这种表现,却是一种得不偿失。

如果把时间拉回至过去,你会发现这一现象早在2015年便已出现,只不过近几年越演越烈,好在“多元宇宙”的概念在《洛基》里面并不仅仅只是服务,同时还将身为洛基的融入其中。

尽管如此,我对《洛基》最终呈现的效果其实并不满意。的确,虽然是老套的剧情架构,过时的时间概念,但因为契合角色发展历程,同时个人命运、自我认知等哲学思考的赋予让《洛基》故事完成度极高,而制作水平在漫威现阶段作品中名列前茅。

但是,由于过多的聚焦于洛基这个角色身上,其他诸如莫比乌斯、拉芙娜、B-15等配角塑造极为扁平,更不要说TVA内外结构,世界架构,很多东西感觉都流于表面,涉及的部分设定在内自圆其说,但在外却漏洞频出。让我不禁在想,是否是因为漫威太过心急,还没有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