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是饶有兴致地看完的第一季 第二季发生了什么我就不太记得了

第三季朋友拉着我看 我已经不想看 为此她跟我吵过一架 就像是剧里面吵架一样 说不清的原因 最后归结为 “你这个人就是非常糟糕”,“你就是不想让别人舒服”

粗略带入 我比较像 Carmen 她比较像Syd

Carmen在厨房的暴君感 快速 高压 别人都跟不上他 他为此很烦心 基本跟我如出一辙 虽然没有直说 别人很蠢 但基本上别人都感觉到了 我时刻都在说 你们太蠢了 太慢了 这都做不好 这么简单


有一个时刻 半个月前的一天 我想到要是搁十年前 我一定会主动陪她看的 现在虽然她很喜欢这个剧 但是我总是静不下心来

就是那个时刻 半夜三更 找不到想看的剧 就开始从第二季看 把三季都看完了


看他们就想看自己 虽然我对吵架ptsd 基本上很成功地 让我作为旁观者 不仅看到自己的样子 而且能感受到 我焦躁的时候 身边的人是怎样的煎熬和怎样的善良


唐太宗说什么来着。以人为镜 可以正 什么来着 基本是那样


我看有影评说 什么时候能结束这个剧

基本上这是一个心理陪伴剧 它的精彩绝伦之处就是还原真实的生活

永远在ing的时刻

焦虑来自于 自己觉得自己not getting there 没个头 永远理不清

反而是有皆大欢喜的剧看多了 所以会焦虑吧 生活一点都不一样 生活在淡水里的鱼一下子发现自己到了海里


看下来第四季明显更加精进了

不管是情节的设计还是拍摄手法 都有了新意

比如桌子底下大家说自己的恐惧

和Syd的梦境


这剧还有一点很适合我 :

它讲的是单纯直给的人们的心理困境 这些困境更多是因为他们的内向 责任 孤独 和善良

一方面他们很正常:没有凶杀 没有磕药 没有违法犯罪 也没有飞来横祸

一方面他们不太正常:一天到晚吵架 时时刻刻都能吵起来 吵来吵去跟复读机一样 “fk u” 来 “fk u”去

全都是很琐碎的事情


攻心剧 不适合我

虽然很喜欢悬疑和侦探 但是对我来说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游戏

只有这个剧 是我这样 除了性格,完全是个好人 尤其亲近的人对我更又爱又恨 ,改掉脾气就是天使了


急性子 不知道要去哪里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就是这种这辈子形影不离的焦躁 not knowing getting where etc.

在第四季的结尾 前三季的遗留问题 清晰了百分之八十 解决了百分之五十 又出现百分之三十的新问题 ——

就跟餐厅的营收一样: 外卖多赚的一点钱全都贴补进了餐厅 这里多卖100个汉堡 那里多招了一个人

好像永远看不到爆发冲上天的一天

看起来好好坏坏 结果永远差不多

但在这个过程中

其实餐厅更漂亮了 人员更专业了 问题改进了 就单单只是账上的钱看起来没有多很多

而我们这个社会很遗憾的就是

如果账上的钱没有多很多 那么实际可以感受到的 摸到的 用到的一切 都没有意义了
这个是我的问题 我也没改掉 好难

因为拿着charts 报表你可以跟别人简单展示你的价值 你的achievements

如果没有很快可以讲明白的 好像就是一无是处

以前我可以讲 我高考多少分考上了什么大学 在哪里就职过 赚了多少钱

这五六年 我很难讲出来了 因为没有拿到任何“认证” 我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个loser

就像剧里面每个人 他们都很有天赋 他们已经很棒了 而他们全部都因为觉得自己是个loser 很差劲而焦虑

syd焦虑

Carmen焦虑 觉得自己完全无法跟人相处 也不能经营餐厅 家里一团糟 恋爱也不会谈 而 完全忽略自己在厨艺界的任何成功

Marcus从炸甜甜圈到现在的甜品大师 还是焦虑没有创意怎么办

Richard 更是觉得婚姻失败 没钱 没特长能力 但是事实上在 Ever的实习让他发现自己真的擅长和人打交道 Carmy是对的

Tina也是 中老年女人失业 找不到工作 她也是一样用工作来定义自己是谁 有没有价值


生活是一个非常巨大的 getting there的过程

目前 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 我开始抹掉之前达成的社会、他人为我设定的价值

并且 很难过的发现 不仅我再也拿不出这些价值 更加是我自己形成的价值与此完全相反

所以等于 新的价值观再形成中 但新的评价标准尚未确定 所以人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