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系列无疑是电影史上的佳作,对原著的改编与人物塑造方面非常成功。出于改编需要,部分角色的性格和情节必然有所改变。即便如此,大多数角色经过改编后收获的评价仍然是比较正面的,但到了Frodo这里似乎不同。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编剧对于Frodo的很多改动主要是对他原著形象的削弱,(从观众印象的角度来说超过了对Faramir的削弱,因为相对Frodo来说他没有收到这么多骂名)。
记录一下三部电影里改动比较典型的地方:
电影:风云顶上,四个霍比特人中只有Frodo丢剑摔倒了。
原著:其他三人怕得不敢动,Frodo虽然害怕,但依然直面Witch King并刺了他一剑,然后才因此受伤。
电影:Frodo受伤之后无法动弹,Arwen成了拯救者,骑马带着他在河边与戒灵对峙。
原著:来救他的是别人,但在河边与戒灵对峙的是他自己。他用尽全力举剑说:你们得不到魔戒,也抓不到我!之后才因伤倒下。
电影:在摩瑞亚,Frodo主要是在躲闪。
原著:Frodo第一个拔剑,刺中了orc的脚。
电影:Frodo在Osgiliath受到蛊惑,用剑抵住了Sam的喉咙。
原著:他一直很顽强地在抵抗魔戒,应该说只有在最后一刻才真正动摇。
电影:Frodo赶走了Sam。
原著:无此情节,Frodo一直知道Gollum不是完全可靠的,他很信任Sam,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忠诚是书中很强调的内容。
电影:Frodo直接被Shelob蛰晕了,Sam一个人和蜘蛛搏斗。
原著:Frodo和Sam一开始是逃跑,后来Frodo意识到逃跑无用,便用埃兰迪尔之光和Sting吓退了敌人。但在快出洞口时Shelob反击,这才有了Sam一个人搏斗的情节。
电影:Frodo对Gollum没有还手之力,需要Sam帮忙。
原著:Frodo一个人带伤放倒了Gollum。
总体来说,
电影:着重描绘他的柔弱、恐惧以及被魔戒蛊惑,不太突出他的主观努力。
原著:着重描绘他的勇敢、智慧以及坚韧。
当然可能有人觉得这些不同并不会改变他们对这个角色的印象,因为改动程度再大也没有改变他没有丢下魔戒的结局,而且弗罗多那条线本身也不是战斗线,没有太大影响所以不重要。但他毕竟是魔戒系列的主角,电影的改编确实有一定影响,而且原著中能体现他品质的台词和情节删除了很多。有的改编可能是出于压缩篇幅与年龄的考虑,因为原著中Frodo已经五十岁了(霍比特人33岁成年),但有的简直就是抹黑,比如说他赶走山姆这一出。
或许编剧是用心良苦,想体现魔戒的影响有多深远,希望观众能有更高的共情能力。但目前看来,换来的只是观众的一句"废物",只看电影就真正体会了他有多辛苦的观众少之又少。比如很多人看了电影可能只会记住Sam的“I can carry you”,不会注意或了解这个时候Frodo是站不起来,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还在用双手爬。
总而言之,托尔金本人说过:
Frodo deserved all honour because he spent every drop of his power of will and body, and that was just sufficient to bring him to the destined point, and no further. Few others, possibly no others of his time, would have got so far. ——J. R. R. Tolkien, Letter 192; The Letters of J. R. R. Tolkien
“弗罗多担得起任何赞誉,因为他倾尽了自己意志和体魄的每一滴力量,而那刚够让他到达命定的关键之处,不能更进一步了。他同时代的人没有几个——很可能根本没人——能做到这个程度。”(译者:石中歌)
不管怎样电影里和原著中的Frodo我都是喜爱的,呈现方式不同,但都拼尽了全力。指环王作为一个优秀的系列电影,其编剧团队做出的改编想必是有其自己的道理的,只是个人会有些意难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