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我比较不待见Austin,但是Alena说过她写每个角色时都会从ta的角度出发,让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能使观众感同身受的地方。
除去Emily和Sue,Austin应该是每一季间改变最大的角色。第一集出场就是一个典型的养尊处优特权阶级白男,镇上的焦点人物。他有一个过于顺风顺水的人生,以至于追求Sue的原因是她难以琢磨,他爱的是这位“mystifying beauty”神秘的挑战,而不是她的人格。然而我们也能看见Austin小小的挣扎,按照父亲铺好的道路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却想去搬去密歇根,在第四集扮演苔丝狄蒙娜时,他也一定为自己久久浸泡其中的有毒男子气概环境产生过一丝怀疑。当然第一季的Austin终究选择了试图成为他的父亲,把Emily锁在房间里这一行为完全是将她打入“阁楼上的疯女人”的角色,把她推向对立面,好让自己则扮演起男性统治者,然而Emily那句“Just because you’re a man, it doesn’t mean you have to become a monster.”将要回响在接下来的两季中。
Austin的困境从直白的婚姻问题衍生到一场存在主义危机,但他的特权始终体现在他的每一次抱怨中。即使在他感到人生最受控的时刻,他也依然能够有职业,有自己开律所的权力,也有提出离婚的底气,在家感到不爽就能逃到酒馆,甚至能随便雇佣别人替自己上战场,可以说他的所谓苦难跟当时的女性比起不值一提,但这么点苦难好歹是让他终于开窍了。在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的原因是拥有一个控制狂父亲后,Austin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就是成为一名父亲,正如他妹妹的使命是成为一名诗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许多女孩小时候被问长大后的梦想时会说想做妈妈,除去环境的潜移默化,她们中又有多少是真心的呢?女性会毫不费力地选择当母亲,或者说选择做父权制婚姻中担任母亲职责的妻子,但Austin在剧中却要折腾这么一番才意识到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照顾好他的孩子。最后一集Sue和Austin给孩子起名叫Edward,尽管Edward Dickinson对这个家庭的影响已经无法逆转,但他们无需延续这样的世代创伤,小Edward也不会成为老Edward那样的人。
Alena给了Sue和Austin的婚姻一个在所有出路中最理想、最温和的方向。我们当然想让Sue把Austin踹了跟Emily在一起,再独立发展她文学经纪人的事业、开美国最好的沙龙,但哪怕这部剧的风格多么天马行空,现实困境永远摆在那里。Sue愿意和Austin结婚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他是Emily的哥哥,二是他足够有钱,因此这个结局已经对她的最好可能,可以想象以后的日子里除了和他合作养娃之外,Sue能有更多时间给她热爱的事情和她真正爱的人。
在Alena的平行宇宙中,Sue和Austin会有一个完美的、先进的开放式婚姻,但是即使他们的婚姻是形式的,但Sue在其中依然像其它普通异性婚姻中的妻子那样是被动的,她该履行的义务她总是不得不履行。另外,如果这个虚构世界中也有一个Mabel Loomis Todd,Austin又会作何反应?更不用说令人头疼的财产分割问题:我们知道现实中Edward Dickinson没有立遗嘱,美国没有长子继承制,因此在他去世后Dickinson家的家产实际上是三等分的。Austin想要在自己的遗嘱中把它留给Mabel,这是对Sue作为妻子的极大侮辱,Vinnie接受但Emily拒绝,延伸出了一系列伤害和麻烦,到最后对簿公堂。
我很好奇Alena写Austin的灵感来自哪里,这个四处碰壁、最终在父亲身份中找到平静的男人,会不会正是来自于现实中的Austin是一个极其糟糕的父亲?他们有三个孩子,Ned、Mattie和Gib。在Austin和Mabel婚外情的早期,他们还没有肉体关系时,Ned和Mattie已经决定站在自己母亲那一边。而当时Gib年龄只有五、六岁,自然不明白这种事,因此Austin将他视为唯一没有背叛自己的孩子,并告诉Mabel他已不认为另外两个孩子是自己的了,他在心里与他们断绝了关系。和剧里对比来看这简直太讽刺了,剧中是他本可以成为的人,而他却非得成为现实中那样,再次应了剧中Emily的台词“it doesn’t mean you have to become a monster”。和其它角色对比,只有Austin的结局与现实偏离最大、甚至可以说是相反,实在是让我觉得现实的Austin配不上这么立体丰满的剧中形象,就像他配不上他从未为之自豪过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