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特地飞去西雅图或多伦多看这片,结果到本城有排期就在这里看了。放映厅几乎满座,感觉全城的犹太文艺青年都来了;出来之后庆幸自己省了这笔机票钱。
别误会,70mm胶片还是很美的;PTA不在的日子里,这片其实也是很不错了。大概20分钟的中场休息,前后各 100 分钟左右,两部分互为镜像,前升后降。第一部的完成度显然要比第二部高;第二部有导演剧本写不下去就硬塞deux ex machina的嫌疑。片中有两场性暴力,都在第二部,一明一暗,暗的在前。两次暴力合在一起,突出族裔偏见的世代相传。将近结尾处有一场给Joe Alwyn和Felicity Jones加戏,我觉得没有必要。原创配乐太好了,有莫里康内的风范。
文艺一点的解读是把建筑创作当成拍电影的隐喻,整部片子则是在诉说导演如何被出资方“摧残”的故事。制片成本不到1000万(9.6M, to be exact),搞得这么宏伟,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创作者知道。导演想必是在跟各路金主打交道的经历中汲取了不少皮尔斯的角色的灵感,哈哈。
但毫无疑问,锡安主义才是剧情的核心:二战后所有逃往美国的犹太人,不论以前在欧洲多风光、妻子多有文化 (Oxford, no less)、自己在这里如何放浪形骸,都是寄人篱下的无本之木;想过舒坦日子,最终都要回到犹太人的家园以色列。这还是女主角亲口说的。侄女的女儿最后在威尼斯说(paraphrasing here): "No matter what others tell you, it's the destination that counts, not the journey." If your destination is Jerusalem, then I can certainly see your point. You didn't exactly leave a lot of room for interpretation here. (有朋友说这是反讽:主角这时候已经老得说不了话了,所以她夺取话语权,越俎代庖把他的故事往犹太复国主义上靠。这个我觉得是个hot take,毕竟他们都是一家子人,一起经历了这些事情,想法估计不会太远。)
我尤其喜欢主角那句 “I have no expectations”(我没有任何预期/我对人生保持最低期待),这是大动荡时代最明智的心态: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没必要在身份问题上自我纠结。影片最终落在这个大主题上,我一方面佩服导演敢于给出明确的closure的勇气,一方面又觉得也许留点想象空间给观众,可能会更具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