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著名科幻作家刘宇昆小说“末日三部曲”《解枷神灵》《天堂战争》《死得其所》改编的美剧《万神殿》(第二季)上线,根据剧情来看,应该也是最终季了。
这两年,随着“智能语言模型”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这一话题被炒的沸沸扬扬。但除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外,在科幻当中还有一个点子,“Uploaded Intelligence”,上载智能。而上载智能,也正是《万神殿》这部剧的核心点子。
不同于《黑客帝国》的脑袋后面插根管子,《万神殿》的改造方式把人彻底数字化,“肉身苦弱,机械飞升”,但这也使得做出数字化的决定之后就再没有反悔的余地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数字人也可以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后话了。
故事的大反派是一个经典好莱坞式的公司,“标志节拍”,其创办者神似乔布斯。这家公司表面上是在研究AI技术,实际上是研究怎么把人类数字化上传到互联网的。与此同时,世界不少主要国家也都有自己的上载智能研究项目,几乎可以说是展开了军备竞赛,被数字化的人有些分割开了情感模块,不舍昼夜地为自己的公司打工,有的则被用于军事用途。
第一季的主要矛盾点就围绕着几个UI不同的观念展开,他们在虚拟世界中近乎无所不能,甚至可以通过控制联网物体影响现实世界,因此一部分UI想要化身成神,统治世界,另一部分则反对这样的想法,由此展开了一次次的争斗。在争斗过程中,一个致命缺陷暴露了出来:随着他们不断使用能力,UI的意识会逐渐消散,最终变成一团行尸走肉。
女主麦蒂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上传成了UI,一直毫无意识地替标志节拍打工,在另一个UI的帮助下成功逃脱。为了拯救父亲,麦蒂联系了一个在网上认识的计算机天才少年卡斯宾,此时才得知原来他是乔布斯——史蒂芬的克隆体,被制造出来专门为了解决这一漏洞。
在第一季的结尾,麦蒂的父亲大卫向全世界公布了上载智能的存在,成功阻止反对者钱达,但自己也因为耗尽能量而消亡。卡斯宾选择继承标志节拍公司,前往挪威专门研究修复漏洞的方法……
历经波折,第二季在今年播出。卡斯宾从麦蒂与他的对话中得到灵感,通过结合两个上载智能的代码找到了解决漏洞的方法,不料标志节拍的人在拿到解决办法后数字化了史蒂芬,并准备就地杀害卡斯宾和麦蒂,费尽千辛万苦两人终于逃了出来,一并出来的还有第一个“CI”——Cloud Intelligence,云端智能,由两个上载智能代码产生。现实的人类社会在得知UI存在时也开始了反制措施,他们制造了一种电脑病毒,在发现UI后就会将其吞噬。史蒂芬构建了一个属于UI的伊甸园,纠集了一批上载智能,正式与现实世界宣战,他希望通过强制措施,把整个人类文明数字化。主角团开始了与史蒂芬的对抗,但总是差了一步,卡斯宾终于做出决定,将自己数字化,他和史蒂芬有相类似的密码,可以同归于尽。两人的缠斗引来了电脑病毒,最终被吞噬……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又延伸到了二十年、甚至是几千万年以后,讨论更深层次的问题。爱,与探索未知,应当如何抉择?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结局是否会有改变?
“虚拟与现实”这一主题,在科幻作品当中被讨论得非常多,从经典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到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再到2018年斯皮尔伯格根据《玩家一号》改编的电影《头号玩家》,以及本篇所讨论的《万神殿》,虽然它们从现实世界中接入到虚拟空间中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主角都会面临一个相似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个loser,但在虚拟空间里面,他们拥有着强大的力量。然而,现实世界里有虚拟空间所永远无法具备的东西:真实。真实的触感,真实的人际关系,真实的情感,以及真实的自我。
面对这样的矛盾,人到底应当如何选择?大部分科幻作品中都选择了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依然表达出现实远比虚拟重要的观点。在《万神殿》的故事里,这样的选择似乎并没有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似乎一切最终都回到了原点,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