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8/10

在观影的时候,我把假睫毛都哭掉了。

演员们的表演很好,细腻感动。

这样的电影往往让我纠结该给怎样的分数,在观影时,我只想打七分左右……儿童病房里永远温暖,鲜活的氛围,对于死亡和病痛只是寥寥几笔。面对现实,伦理道德问题,也只是轻轻触碰。但听了魏德圣导演的阐述,让我觉得,不深刻,也没关系。

电影里有许多关于“新生”的桥段,它们被赋予仪式感和宿命感,也好像站在死亡的对立面。在提问环节,我问了导演这么写剧本的想法和源头。他说,片尾停在死亡,好像不对,他不想那么沉重。随后分享了几个在其他地方路演的故事,那些正在有类似经历的家属,发自内心地非常感谢他,让他很触动。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样的片子,它是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存在的。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所以《816》真的很好,它给每个看过的人都带来一股暖流,这也是导演最真诚,最纯粹的表达。当导演想说的和观众感受到的达到高度的一致,这已经是影片的一种成功。

笔触太温柔,那就跟导演一起暂时抛掉现实吧,毕竟夜晚为你清场看母猩猩产子的桥段,也只有电影能带给你。

...

—11.12 厦门集美海峡两岸青春影展《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