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今晚看了《蛟龙行动》,简单评价一下

首先让我打分的话,我会给6.7-6.9分的水平。目前春节档我一共看过《哪吒二》《封神二》和《蛟龙行动》三部,蛟龙的观影体验略好于封神二,远差于哪吒。

我觉得主要问题在于电影的剪辑和叙事节奏的把控。蛟龙似乎是红海行动的续集?我没看过红海行动,在蛟龙的电影开头部分,噼里啪啦出来一堆人,还有闪回疑似前作的镜头,搞得我这种新人观众一头雾水。这是谁,这又是谁?他们什么关系?只能连蒙带猜。

雪上加霜的是镜头语言太碎了。电影时长有足足146分钟,看完回想一下其实故事整体并不复杂,但是全场电影大量的高速镜头和快切快打+抖动。能理解这是为了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但这种用力过度在我看来是犯了和《流浪地球2》一样的错误。紧张刺激的观看体验并不完全在于绝对的节奏速度,松弛有度间一松一紧的切换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节奏快慢更多是对比出来的,一直快,只会让人觉得乱。

这还影响到了结尾部分好几处的前期伏笔回收效果:看得出来是在back之前的点,但是因为混乱的节奏,让人觉得特别赶,就像是读小说时作者记着前面有几处坑还没填,但是马上要完结了,赶紧在一两章里面草草填完。你说他挖坑不填吗?也填了,但是没起到效果——如填。

《流浪地球2》好歹是因为故事体量太大,其实切成两部更好。《蛟龙行动》就纯粹是导演功力不行了。

第三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主旋律题材在现在完全不吃香了,前面的战狼2和红海行动大量消耗了观众的新鲜度,加上现在社会环境大家都懂。如果电影质量过硬还好,像这种不到7分水平的质量,必然是会扑街的。

《蛟龙行动》里面上价值的部分也让人很尬,完全没有激愤人心的效果。印象很深的是电影里面艇长在决战时又一次催“金耳朵”给出鱼雷攻击目标时,小同志终于回了句“别催”,我旁边几个观众都笑了...这种电影里反复强调需要安静,排除干扰的情况为什么指挥官还在傍边大喊大叫?我相信很多观众在前半部分“金耳朵”失误的那次就有这种疑问了。

说完问题,说优点。作为一个军事动作片,打斗枪战戏份多,场面特效也还可以,作为爆米花奇观电影在基础的视听效果展现上是足够的。

6.7-6.9分,放低预期,不带脑子,当爆米花电影看会比封神二的观影体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