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超字数了所以只能发长评……比较口语化,逻辑凌乱,只是随手记录,可能会有剧透,请注意避雷。

原文如下:

一:讨论一下玛琪

1.作为“母亲”的象征

我不太喜欢剧情将玛琪刻画成一个以“成为母亲”为宗旨的女孩(即使此宗旨或许蕴藏着无私爱人者的深意),不过在这里有必要考虑到玛琪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在尼南纳,这个相对落后的农业社会,信仰上残留少许泛灵论色彩,文化上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社会上仍然是原始的父系小农社会,家庭上是传统典型的一夫一妻制,这环境如何塑造了玛琪的思维可想而知,因此她小时候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过家家,认识帕洛娜之后也扮演起“母亲”的角色,而要求帕扮演“父亲”,于是这种家庭分工的思维逻辑又更深一步,她自我认知中“母亲”的成分因而壮大。帕洛娜和玛琪的成长轨迹应该是非常不同的,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帕的姐姐带给她的影响。

2.对鬼神熊的态度

在众所周知的某段里她经常会被诟病“圣母”,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合理,更何况用流行词将人物符号化、一言蔽之的观众(真是被一些话语阉割得、荼毒得呀)着实不在少数。玛琪对鬼神熊的态度是理所应当的,其一是泛灵论(有必要提一下,这所谓的泛灵论色彩很大程度上由政治塑造,来自雅洛美居心叵测的阴谋,这阴谋恰恰利用了尼南纳原始落后这一点,尼南纳对鬼熊神不是尊重而是恐惧,不是平等沟通而是一味妥协,人尤其少女的人格被摧毁,熊的人格以神话方式被虚假地建立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她如何尊重其它生灵,其二是玛琪看见的世界比起帕单纯得多,干扰与顾虑也少得多,或许正是因为这才让她点出了熊的原貌,她才会说出“它只是一只有点可怕的大熊” ,才会像尊重人一样尊重熊的生命,固然鬼神熊杀人无数,可事实同样存在:活祭的习俗是由雅洛美塑造的,熊杀人是直接,雅洛美却是根本,熊的恐怖是文化建构的,人的愚昧却是根深蒂固的,只要尼南纳人的观念仍然止步不前,那么前一个鬼神熊死了,还会有下一个鬼神熊,还会有无数活祭品。那么熊被塑造成鬼神熊之前有没有滥杀过?从剧中可以看出来是没有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鬼神熊”实际上存在,如果它造成过深入人心的恐怖,从哈亚瑟等人的反应中就可以观察出来。来自身为孩子的独特视角、“想要长大”的迫切愿望,玛琪对生命的尊重是她最珍贵的品质之一,也是她教会不死的最重要的一课,不死最后的进化至少过半都来源于此。

二:(我认为的)不足之处&一点感想

作者对几乎所有人物的刻画都是牢牢围绕着主角不死展开的,比如玛琪是母亲,皮奥兰是老师,并不是说这种塑造手法不可取,但这里对各自身份分工/职能的强调有些太突兀和刻意了,这么做会使主旨变得很鲜明,但过了就会使角色失真,变成不同的符号,很显然这描述的是一个“天选之子”成长的故事,但我觉得配角也是很可讲究的呀。另外角色塑造也单薄了些,目前各角色的形象太理想化,理想化到了不够现实、过于片面、颇显天真的程度,这种形象更接近于童话中善与恶纯粹的二元对立,并不算是丰满,也就缺了深度,停留在宏扬真善美与死亡之后幻想永恒的陈腔滥调。

而不死终将面临离别之后的孤寂,在不灭中时间也昏昏欲睡,但死亡不是唯一的终点,最重要的是记忆,遗忘才是死亡的结局。这是我们无法避免谈论的话题,尽管我想灵魂一说在现实中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但也总会在心里自我安慰:我们会在死亡尽头重逢。“将这永远的旅途——赠予总有一天,终会回归尘土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