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克雷格演了15年的007,他不是最帅的一任,却是最能打的,同时那双如海水般澄澈的蓝眼睛,也为詹姆斯·邦德赋予了独具的魅力。
然而作为终结篇,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打戏乏味、篇幅冗长、反派脸谱化等缺点,实在致命。
倾国倾城的邦女郎、前卫潮流的黑科技与拳拳到肉的动作戏,一直是007系列的特色。在超级英雄题材盛行的年代,邦德的那些科技实在不起眼,美丽的邦女郎仍是一大亮点,蕾雅·赛杜真的很美,但仅凭这点不足以扭转糟糕的口碑,因为在电影里塞美女,别人也可以办到。
在特效泛滥的好莱坞大片里,007若想杀出重围,只能在动作设计上下功夫,不知是不是丹尼尔上了年纪打不动了,本片的打戏不仅少得可怜,还特别迟缓,缺乏凌厉感,仿佛在套招。
至于剧情,恶俗的拯救世界,不值一提。
最让人诟病的是,反派的塑造简直是一塌糊涂。在反英雄主义渐起之势的今天,一个有血有肉的反派,完全有可能挽救一部电影,比如DC的小丑、漫威的洛基、星球大战的达斯维达…可惜,我看到的是一个精神宛若分裂,动机可笑、行事逻辑混乱的反派,缺乏灵魂,毫无生气。
现在好莱坞大片的反派早已不是当年纯粹的反派了,各个都跟神经病一样,做事毫无逻辑。大部分都是“心里有创伤”,干什么事都要拐来拐去。为什么毁灭人类?因为我觉得这个社会完了;为什么制造病毒?我曾经受过伤有阴影。不像以前,反派要么为了钱,要么为了报仇,要么就是纯粹的变态,就是想反社会,简单直接。
总之,《无暇赴死》作为商业片,是不及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