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个人感受而言,我想要给5颗星。

一些能让我感受到导演“夹带私货”的强烈个人感的影片也许更容易带动我的情绪。对大众来说,可能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明确的、有冲击力的悬疑电影,但是其立意、完整度、自洽度、对细节伏笔的把控以及烧脑程度,都完全达到一部优秀悬疑电影的标准。作为一名悬疑电影的初步爱好者,在看了一些标准成熟的悬疑大片之后,我感受到这部片子的独特和导演的个人化标签。故事的场景很少,情节也几乎仅是“见家长”和“买冰淇淋”,但每个人物都有关键的映射,在塑造上联系紧密,足以投射出一个复杂深刻的幻想世界。

有人认为它“遁入虚无”,过于“意识流”和“疏离”,也有人评价回家路上的铺垫过于强撑和冗长。是的,但这个叙事方式恰是我喜欢的部分,考夫曼的悲观和存在主义色彩在这样令人略显疲乏的对白中凸现出来了,男女主聊到物理、绘画、诗歌、几十年来在人群中的角色,女主重复不断的“我想结束这一切”以及男主仿佛存在着的诡异的听取心声能力,这段除了交代两人关系和性格背景,也将观众的视点彻底放置在女主身上,造成一个视点错位,这帮助推动了后文最大的反转。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镜头是女主站在佝偻的清洁工面前看似气愤地讲述自己“存在”的原因以及“谁会记得他长什么样”的吐槽,最后沉默了片刻,含泪拥抱了他。她什么也没说,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被幻想出来的人物和她的“主人”无声而真切的告别。

电影根据小说改编,在情节上还是可以感受出文学处理的味道,但我也喜欢这种文学倾向,例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发条橙》,能在其中发现与其他影片的明显区别。最后还是只给了4星,因为我心里预想的结尾应该去掉上扬的部分,舞蹈部分将观众情绪带向高潮,Jack决定杀死身体里异己的成分,那么以一种缩小悲剧、走向平和的孤独收尾或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