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过如此即写实又浪漫的传记电影了,首先很佩服导演对影片的色调搭配,满满的复古味,能将观众瞬间带回半个世纪以前那个赛车竞速的年代。两位的男主绝对是影帝级别的表演,各自将角色独有的气质和性格特色演绎的淋漓尽致,也能让观众感受到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物。另外,影片通过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将事件的背景以及故事发生的变化一一简单又明了的展现出来。影片台词量很大,除了对角色的掌控之外,还对所有演员的台词功底要求很高,甚至要达到舞台剧的台词标准。但所有这些台词都被演员们丰富且个性十足的表演生动的呈现出来了,不仅不乏味,还让角色的形象更加立体形象。然后,虽然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中真正赛车的场景只有两段,但写实化的拍摄风格却赋予了影片些许人文情怀的色彩。特别是在最后一场赛车戏中,震耳的音效搭配着快速变化的剪辑,将这场戏直接烘托到了最高潮,让观众们仿佛如临其境感受着飞驰电掣般的赛车场。最后,虽然看似是福特赢取了最后的胜利,可实则却通过福特金钱资本的本色承托出了法拉利更为有着赛车精神的崇高信仰。正如迈尔斯一生都为着赛车即为人生的理念而活,所以造就了他非凡的赛车传奇。金钱或许能换来名誉和地位,但崇高的精神却能将生命活出传奇般的色彩。
福特大战法拉利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呵呵,其实吧这片真应该打造成《芝加哥》那样充满黑色幽默的戏虐片,而不是像如今这样搞成了个四不像的大杂烩。影片前期宣传的大女主电影在电影构架上早已荡然无存,原因之一是男主的戏份和女主平分秋色,而且有一些故事的推进点也并没有从女主的视觉 ...
咦,漫威咋还活着哦。这片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动作戏份少,而是文艺片出生的导演想要朝着《美队2》那种凌烈写实的动作片风格靠拢,但结果却是打戏无看点,文戏成了皮尤女士的个人秀。首选,看得出来这片只有皮尤女士和那位反派女议员是在用心演戏,其他 ...
十年后又一次重温本片,再次印证了之后的8~10像笑话一样存在,所以在我心里“速激”系列就到这部结束。本片的成功在于导演非常清晰商业片模式的定位,咋一看果然是温子仁的作品,本片和之后的《海王》都成为了商业电影的标杆之一。因为,温导没有 ...
故事稀碎,剪辑稀碎,人物稀碎。看不出一丁点电影的质感。博纳还以为这是五六年前主旋律横行的年代么,就这样拍电影活该春节档垫底。一个名为“蛟龙”的特别行动小组,出现的频率还没有那艘潜艇多。而且,剧本编写的相当智障,敌方莫名其妙就起了内讧 ...
首先,说一下演唱会,现在的很多歌手都只顾舞美妆造而忽略了音乐才是核心内容,这不仅是国内歌手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样的情况也正发生在国外。遥望二十年前的演唱会,那真的是用音乐之声来打动观众的心灵。再说回本片,这部演唱会电影全片给人感觉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