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的电影,有五六部,明星流量小清新大制作应有尽有,疫情期间很多电影愣是死扛了一年,比如唐探三,深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而春节阖家欢乐的气氛下,疫情又缓缓褪去,观众们一下子涌入电影院报复性消费,那动辄六七十的票价也挡不住老百姓的热情,经过这三四天的口碑积累,各大电影的豆瓣评分出来了,票房最高的唐探三评分却最低,目前6.0,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而贾玲的李焕英的评分是8点多。
选电影之前也看了各个影评,当然都是不带剧透的那种,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陈思诚这次就是完全被商业绑架了,把各种喜剧元素杂糅拼凑在一起,侦探推理部分特别无脑失真,;也有人说豆瓣上就是一帮文艺装逼犯,看不上唐探的太接地气的俗气,故意给唐探三打低分。所以,我决定,去看刺杀小说家!毕竟这几部电影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在电影院看当然要看特技看大场面啊。
然而我还是忽略了一个也让众多导演诟病的问题,关于院线的排片问题,小说家这部电影一天只有三场,最早一场是晚上8点10分,我本计划是约朋友吃完饭再一起去看电影,这样看来,基本半小时一场的唐探三成了时间上的最佳选择,毕竟也是喜剧,适合大家一起看,也正好验验豆瓣的评分准不准。
看完以后,我觉得,豆瓣还是手下留情了,6分都给高了。虽然我知道这部电影会有很多槽点,我也本来带着接纳的心态看一部爆米花电影而已,可以说期望值不高,但还是没成想,这部电影逻辑之混乱不堪,煽情之矫揉造作,笑点之低级无趣,让人一声叹息。
再说几个小细节,唐探三里面仍然有张子枫那邪魅一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唐探第一部的回环手法,也是致敬,我却觉得这招用的像是惊声尖叫一样恶搞,这邪魅一笑也早失去了那种高级感;再就是唐仁脑海里的背景音乐,在唐探二里面,音乐运用的就特别到位,音乐和剧情结合得恰到好处,到唐探三的时候你会明显感觉到那几首老歌出来的特别刻意,我们当然也能看出来这是导演在呼应前作,但是会显得没有新意也没有诚意;
再就是所谓的被夸上天的日本演员的演技,我觉得只要不是类似何昶希捅你一刀都面无表情无动于衷的那种表演,都是好演员。而且你又没有精致到像梁朝伟那种只靠一双眼睛都可以演一部戏,而且哪怕是梁朝伟拍了类似捉妖记2,欧洲攻略这种烂片,你还有心思深挖他的演技么?唐探三最尬的部分就是结尾煽情的那个桥段,讲述小林母女被遗弃,因为贫穷吃不上饭,所以从小就对父亲埋下仇恨的种子。然而那母女俩整洁的妆容,精致的脸庞,虽然泪眼婆娑,却怎么也看不出来像是几天没吃饭了,整体感觉特别失真。
更失真的是剧情的设计,小林的母亲因为偷了一块蛋糕就被警察抓走了,小林就像一个傻孩子一样捧着蛋糕,也不去阻止,也没有反抗,眼瞅着母亲被带走。我当时就在想,孩子,那个蛋糕还没吃呢吧,你把它还回去是不是母亲就不会被抓走了?而且,因为一块蛋糕店主你就报警了?欧洲那边大街上抢包都没人管,日本警察真的就这么闲一块蛋糕就出警了?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环节是为了突出母爱的伟大和生活的悲惨。但是这个桥段看得我极度不适。
整体上来看,唐探三确实算是完成度比较高的一部商业电影,但是让观众等了两年就拍出个这么玩意?所以为什么唐探三豆瓣评分只有6分,一方面确实拍的对比前作差了一大截,另一方面也可能观众的期待值太高了。毕竟没有期待才不会失望,这也正是唐探一为什么口碑那么好,因为大家都没有期待,你稍微表现好一点就是惊喜了。
据说未来还有唐探四,彩蛋里也看到了刘德华,看,又是让大家充满了期待,不过,我还是会先看看豆瓣评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