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盗墓笔记》这个IP已经注定沦为资本作践下的笑话了。然而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一个没有顶着《盗墓笔记》这个名字的作品,完美重现了《盗墓笔记》的灵魂。

《盗墓笔记》是我的青春,我记得第一次听到《盗墓笔记》投入千万将作为第一批网络剧进入我们视野的兴奋,我记得我和室友守着一起掐点等首映的期待——也记得第二天早上我和微博上的粉丝们众口一词的咒骂和失望。这么多年,每一部上映我都会去看,电影我也会去追。然后从失望到麻木,大家想必也和我一样,《盗墓笔记》这个IP从最初“我要把你上交给国家”、“尸蟞萌萌哒”的嘲讽出圈到最后的波澜不惊,大家已经习惯这个IP的烂。然后我们卑微的从稍微、哪怕稍微好一点的改变里拼命的寻找其中的闪光,去剥离其中的不良,去继续维护这个IP。而经历了灌水、乱改之后,我终于见到了我的青春活在我眼前。

其实IP剧好不好拍?我的答案是好拍,因为剧本和故事、人物本身就已经经过了市场的考验,换句话说,故事和人物,他们本来自己就是有粉的。演员和剧组要做的是重现他,努力的将自己套进这个壳子里,哪怕仅仅能做到八分,那么在原作品的加持下,演员也因为成为了“他们”而能得到原来人物的粉丝和热度。

然而就是这样——这几年的IP剧拍得好也寥寥无几,他们不知道IP剧要这么拍吗?我觉得恰恰是他们太清楚了。所以所有人都想走捷径,所有人都想要这份属于角色和故事的热度。能演不能演都死命往上面套,拿不到主要角色就给自己的角色加戏,不能拍的就修改得容易拍——反正原作粉丝宽容度高。然后,整个故事的内核和角色在荧幕上完全变了样。《盗墓笔记》这个IP尤其,太热门了,所以尤其想蹭热度和讨巧的就更多,我万万没有想到,到了今天,一部从名字都脱去盗墓名字的作品反而谦逊的做了这点。

这部作品,绝不是样样顶尖,然而却是最谦逊和用心的。

演员我看到有弹幕说换老演员更好,对,胖子选角不贴,吴邪的演技也有限,他和黑花部分时候情绪一激动就大嚷大叫的咆哮式演技有时候显得千篇一律。但是陨玉前胖子陪天真一次次的倒掉水,古楼里铁三角互相为彼此牺牲,当天真背着他们说“一定要带你们回家”,当角色的灵魂和魅力附在及格线以上的演员上,哪个好好看故事的人能不爱他。而且部分选角有点有趣。

吴邪的演员和部分的表演总让我能联想到《沙海》的黎簇,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为之,但是我很喜欢,因为黎簇本就是吴邪原本的样子。而小哥……《沙海》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过,这个演员也是资方塞进来的,我记得我如此回应:我不在乎演员来自哪里,只要他适合,而他回忆中的几面,不论演技,他就是最贴近这么多年读者笔下的张起灵的形象。这部剧我看到他的演出,他真的对得起我当年的评价。这是这么多版最贴小哥气场的角色。前期对吴邪沉默又克制的帮助,单薄又冷清不似人的气质,绝对不会和吴邪显得过度gay也不会显得像个没有存在感的工具人。他是张起灵,就是从无数读者同人图里走下来的张起灵。朱一龙和秦昊用自己的演技让观众忘记自己而贴合角色,那么肖宇梁就是硬生生凭借先天条件演活了这个角色。

一部好的作品不是演员一个人能成就的,全体认真、及格线上、个别演员(二叔和裘德考)气场和演技拔尖高挑的时候,我觉得没有问题,有更好的演员当然好,但是如果没有也无妨。好演员演的烂片还少吗?

剧情上,我觉得已经完美得无法挑剔了,我感谢剧组的用心。没有加感情戏,没有原创角色,加戏和拖时间的时候戏份全加给黑花这种我们原著很熟悉但是戏份少的角色了,真的,很聪明也让我感谢剧组的尊重——没有书粉去看《盗墓笔记》是冲着感情线看的。而小哥失忆时候医生是梁湾,那种小细节,没有看完盗墓笔记前后番外等等,还真的补足不了。这部就剧情上已经胜过了其他所有的《盗墓》改编剧,因为他的剧情,没有编剧的自作聪明,就是久经市场考验的原著。

特效——我觉得网剧有这特效你们都该偷笑了,还要什么自行车。经过第一部《上交国家》的洗礼,我觉得后面什么特效我都能接受,而特效和场景上,确实从《沙海》到《重启》,一部比一部的场景和特效上都更下功夫,慢慢甚至转入实景拍摄,这是这个IP唯一一个在进步的点。

实话实说,这剧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剧,演员上还有能改进的点。但是说真的,作为IP剧,尤其是《盗墓笔记》这个IP的改编剧尤其值得高分和绝对的赞美。因为这是最具有《盗墓笔记》灵魂的作品,是不需要我们辛苦的删减去水、不需要我们勉强称赞“虽然XXXX,但是演员真的棒”然后难以二刷的作品,是我们可以全程看着不快进并且可以大声向别人宣告:“这就是盗墓笔记!你们快点去看!超级好看!”而不违心的作品。

放假这三天我白天黑夜补完了二十三集根本不愿意也不想停下来。我觉得活着真好,活得够久,总会有那一天,有人会实现你的理想和期待,捧着你爱的作品让他出现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