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扶贫剧特别火,叫《山海情》,豆瓣居然高达9.4分,去看了一眼土的掉渣,但是却很真实,跟我小时候的农村很像,我出生于山东西部的一个小乡村,但是祖上是从山西大槐树搬过来的,所以文化上应该跟西北其它地区有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乔家大院》里也蹲在地上直接嚼大葱,而且也管水饺叫“扁食”,跟我小时候的叫法一样,当然现在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改叫饺子了。另外我们也像《山海情》里一样,我管我的爸爸就叫“大/达”,是大爷的简称,但是我的爸爸叫爷爷却叫叔叔。
稍微大一点儿,到镇上上初中,到市里上高中的时候,就觉得这种叫法太土了而且也不符合逻辑,甚至还不如叫爹,虽然也土但至少是符合逻辑的,所以向别人提到自己的父亲总是很难为情,就会改口说我的爸爸怎么着怎么着。
上大学来北京,不管你在老家怎么称呼自己的父亲,达也好,爹也好,老汉也好,都会说自己的爸爸,除了在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才会叫一声“达”。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我算是结婚比较晚的,工作8年之后才结婚,生娃,这时弟弟家的第一个孩子在深圳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
这时二胎也放开了,等我自家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弟弟家第二个孩子也出生了,妈妈只能去深圳帮弟弟去看那个更小的孩子,我妻子的妈妈不能常住,只能偶尔过来看看,这时只能让爸爸过来救急了,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我又是从初中就开始住校了,跟父亲从小没什么话说,打电话说不了两句就会说“俺娘呢?”然后电话就转给妈妈了。
但是现在爸爸过来住在家里帮忙看孩子,抬头不见,低头见,总要找点儿话说,老父亲在北京人生地不熟,说不了两句就要扯回老家,说着一些老家的人和事,我不熟也插不上话,只能听着。小孩子童言无忌,一日儿子说道:“这是爸爸,这是妈妈”,到爷爷的时候他说“这是达”,搞得我们哭笑不得。于是便没话找话说得问父亲,为什么老家有的人管爹叫大爷,有的人管爹叫叔叔呢?
经老父亲解释才明白,原来是这样,比如这家有三个儿子,五个孙子,这五个孙子就都管大儿子叫大爷,管二儿子和三儿子叫叔叔,叫法上不区分谁是谁的父亲。我一听这种叫法充满了中华传统上大家庭混居的伦理文化和管理智慧,让整个大家族更有凝聚力。
枉我自卑了这么多年,本来以为这种叫法是一种愚昧和落后的习俗,明白这种之后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看来有些传统的东西真的要和老人多生活在一起才能学到。不过这种叫法也有一种限制,就是有一天老父亲去世了,守灵上坟的时候还是要哭“爹”的,也是一种认祖归宗吧。
不过《山海情》里宁夏那边的农村好像是所有人都管父亲叫“达”,没有叫“叔叔”的,不知道是剧组没研究明白咱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因为地域原因,这种“大爷/叔叔”的叫法独属于孔夫子影响下的齐鲁大地,有没有家是西北的朋友帮忙验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