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2017)的剧情介绍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历时六年追随三位主人公,记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这是不同地区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来自北京的袁晗寒17岁辍学,3年后她游历完欧洲各国,考上了心仪的艺术学校,15年回国实习,在北京注册了她的艺术投资公司。湖北的徐佳,19岁,是咸宁高中的高三复读生,他已经复读了三次,最后如愿考上了一个二本。毕业工作2年后,2015年徐佳和相恋4年的女友决定结婚。来自甘肃的马百娟,12岁,在野鹊沟小学上二年级,条件艰苦,梦想能去北京上大学。2012年为了方便她上学,全家迁到宁夏,然而马百娟因为学习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学了。15岁的马百娟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但因年龄和学历太低,屡屡碰壁。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这是导演郑琼在拍摄三名中国青少年时探索的中心问题。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这是导演郑琼在拍摄三名中国青少年时探索的中心问题。
出·路(2017)的影评
看电影的你,谁也不是
市民们傲慢的讨论出身、天赋、基因,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对于看不见、不给钱不给看的马百娟们,市民们除了怜悯与沾沾自喜以外,给不出任何东西。“我是徐佳”,“我是袁晗寒”,大家指认出自己的样貌了,满意的共鸣,于是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纪录片 ...
2024.1.30现代中国群像
在这冗长的90分钟法布拉叙事里讲述着一个虚有其表,保守,平淡的罗生门故事。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的手法在不少智力低下的观众眼中总是能成为“真实“的代名词,更简朴点说是“纪录片”这个词,妄图通过这样的符号来掩盖现实是一种极 ...
人生突围
学生练笔作业“每一种生命都渴望向上的人生。”纪录片《出路》记录了三个家庭背景迥异的三个人的青春成长之路。在固有思想的浸淫下,学习是学生唯一的出路。而导演正是抓住这一热点问题,将镜头聚焦于个体,以小见大,体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选择 机会 思想
导演郑琼用六年的时间带我们见证了三位阶级不同的主人公的出路。山里孩子马百娟,爱读书,脸上总洋溢着笑容,她的梦想是‘长大要去北京念大学,可以一个月挣一千元’,但是她爷爷的一句,女孩生出来就是别人家的,彻底改变了她的未来。环境限制思想, ...
放在当前的历史环境 名字叫出身 也许更好
看得途中想起《人生七年》,一样是记录不同阶层的生活轨迹,《出路》却是更多了些挣扎的血肉。家境贫困的男性尚有家人支持,复读三年考大学;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孩却只有七年的青春就要被嫁为人妇;家境优越备受宠爱的北京女孩,看似最为幸运,却也面临着人生的迷茫和价值的缺失,同样要面临出路的选择。
浪费了一个好题材系列,拍的很业余,随便拎一个湖南卫视《变形计》的导演可能都比这个拍得好。不过还是拍出了一些时代的困惑,电影里的三个阶层都充满了无力感,每个人的表情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苦难。
书评本来不是吵架的地方,但是我觉得OMG42网友的发言实在太有意思,给大家解读下:
“要不是有高考你们这些贱民连希望都没有,难道还不满意,不赶紧给赵老爷扣头谢恩?”
感觉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人的共通性吧。其实影片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什么阶层固化,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路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平静的绝望,阶级趋于固化,打破阶级有多难,不知道,先从打破自我开始吧。
改变阶层是很容易的,向下掉的空间还很大。
三星半,2009年低画质、低像素部分素材加分,有些纪录片的触动点在于,会让你觉得人人都是上帝眼中庸庸碌碌毫无出路的糊口动物,当西北的小学少女辍学无所事事地漫步郊野,当武汉懵懂青年大学生穿上不合身的西装去求职,当衣食无忧的北京少女无论身在国内国外都觉得空洞无聊,这种动物感会更强烈,所谓出路就是觅食,无他,吃不饱痛苦,吃太饱空虚;三组人,阶级差距,教育差距,财富差距,可选择的生活不一样,但面对生活的空虚可能都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