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咬狗C'estarrivéprèsdechezvous(1992)的剧情介绍
热爱吟诵诗歌且幽默健谈的杀手贝罗特(BenoîtPoelvoorde饰)自费请来一支摄制组为他拍摄纪录片。在镜头前,他毫无保留且毫无隐讳地展现每次行凶的全过程,并悉心讲解不同的杀人技巧。摄制组成员从最初的观众逐渐演变成贝罗特的帮凶,这一种疯狂之人仿佛失控的汽车,飞速向毁灭的终点驶去……
本片成本仅为15000美元,却成为比利时当年商业上最成功的影片,并且荣获1992年戛纳电影节SACD奖最佳影片和青年特别奖、1993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1992年Sitges–Catalonian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BenoîtPoelvoorde)和最佳影片奖、1992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Metro媒体奖。
本片导演RémyBelvaux于2006年9月4日去世,享年40岁。
本片成本仅为15000美元,却成为比利时当年商业上最成功的影片,并且荣获1992年戛纳电影节SACD奖最佳影片和青年特别奖、1993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1992年Sitges–Catalonian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BenoîtPoelvoorde)和最佳影片奖、1992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Metro媒体奖。
本片导演RémyBelvaux于2006年9月4日去世,享年40岁。
人咬狗C'estarrivéprèsdechezvous(1992)的影评
cult 与新浪潮
同样的黑白,同样的法语,同样的跳切。看到这部电影我才猛然意识到,新浪潮的技法用来拍 cult 片简直是再契合不过了。到底是因为伪纪录片风格与新浪潮产生共鸣?还是因为适用于 cult 的技法与新浪潮产生共鸣?又或者说新浪潮本身就是一种 ...
nouvelle vague的影子,加上lars von trier的一点精神,john cassavetes的一些料。不过如果是在电影院里应该会有点累。另外就是benoit其实在演他自己而已,他在现实中也差不多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还是“疯疯”的。想了解的人可以看一下今年他在戛纳grand bain的采访。电影是文化性的,有些时候外国人看到一个从来没有看过的东西,容易拜神。中国人是只要是美国媒体拜的欧洲神,基本上也会拜拜。这种片子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我没有看到所谓创新,也没有看到多么与众不同,从风格上我宁愿去看pierre perrault的La bête lumineuse,从真正人性暴力的角度我更愿意重看maurice pialat。 过誉的一部电影,一段段,破碎的,断裂的。好吧
既没有大笑也没有反思。我认同“暴力存在于本能”的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看到暴力的行为不会反感,更不用提“落入导演的陷阱,觉得自己变成同伙”了。我不明白怎么多人喜欢拿它和昆汀比,在我看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这片避开了道德问题,而在昆汀那里完全不用考虑道德,因为他白纸黑字告诉你“我就是假的,我就是血浆,我就是让你爽”。我还是更喜欢昆汀的态度。加一句,我实在是讨厌伪纪录片。
大家都觉得很有创意,都觉得很牛逼,但是效仿的作品却寥若晨星。
副题:关于杀人这件小事。伪纪录片。即兴诗,钢琴,枪,摄影机。沉尸所用的重物,成人要体重的三倍,小孩四倍,侏儒两倍,年迈的体质疏松之故要五倍,这样才不会浮起来。爱情会留下硫磺的味道。
毫无伦理道德可言的关于邪恶的纯粹描绘。有趣的是作为剧组,在镜头后的导演似乎也被这种邪恶支配异化,主角对于整部影片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这种由导演操控形成的“演员操控电影”的艺术电影是不多见的,伪纪录片只是一个相匹配的形式而已,但是这片是在太邪恶了,1星纯粹是从这部片内容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