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香港见了老友,闲聊之中,聊到了最近热播的现代都市剧《三十而已》。老友问,上海是不是就是“那样”?自己的哥嫂在上海,嫂子现在是全职太太,感觉哥嫂家在魔都也挺吃力的。当时虽然还没有看这部剧,但朋友圈偶尔也是能看到点动态,大致猜到了内容和朋友的意思。那一天就这样静静地聆听,适时的回应一下自己的观点,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深度交流的机会。


...

20岁的时候,远离家门在异地求学,如果别人不问不会主动说自己是上海人,因为感觉很多人都带着刻板印象和偏见来看待上海。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听到隔壁桌四五个同学在讨论我的家乡,其中的一位女生正眉飞色舞地跟其它几个北方同学分享“上海女生”是怎么样的,拜金、娇气、脾气差......其中一位男生说:“你对上海那么了解,你在那生活了几年?”那位女生回答说:“我没在上海生活过,不过我们家离上海很近经常听人说。” 坐在旁边桌的我虽然我了一肚子火也不好发作,毕竟我一个女生。说时迟那时快,“啪”的一声,后面桌的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突然拍了桌子,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吼到:“上海人哪里招惹你们了,你们都没去过有什么资格在这胡说八道!”。说真的,当时把我也给震住了,当时也就是香港开放内地生名额没两年,难得遇到个老乡,而且一般上海男人也鲜少这样发飙吧,毕竟人家一大桌子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要是当时真有人动手了,后果不堪设想,幸好那桌的几个男生倒是忍住了没起冲突。

那一次之后,我就提醒自己引以为戒,以后自己没有身亲经历过的事不去随便评价。此外,自己也反思了一下,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是一味地隐忍还是可以适当地表达,语气像那位男生那样以极端方式爆发不如客观理性地交流,以理服人。

有一回上课教授让比较两个城市,有香港同学就选了香港和上海,觉得两个城市非常相似,但是作为香港人会感到危机感,眼看上海在一点点赶超,而且感觉国家把更多的资源给到上海了,认为上海人都很精明,很多上了年纪的喜欢斤斤计较,希望上海人多跟香港学习,不要那么自私小气。当时班上就三个上海同学,一个从小全家移民去了深圳,一个从小与其随意的评断不如多去了解背后的历史。敢问在坐的香港同学,现在一点小事你们就觉得政府乱用了你们纳税人的钱,那么如果你赚的10块钱,有9块钱要被拿走去支援其它地方你会怎么想?如果上海好像香港一样独立开来,城市创造的GDP全部留在这座城市,我想上海的发达程度不会亚于今天的香港。我来到香港,常常可以看到印有I love Hong Kong的纪念品,但却鲜少看到我爱中国的字眼,或者哪怕是港英时代,也不常见我爱英国的标语,更多的时候香港就是香港。我讲完了这一段之后,教授带头跟我道歉了,并且跟在坐的同学说,我们香港应该尽我们之力关注和帮助更多香港之外的人,为国家分担更多的责任,这一点我们应该跟上海学习。我想那一次大概也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

30多岁的时候,两地的交流越来越多,身边也不乏很多中港恋,其中有一位靓仔一次出差上海认识了小他10岁的太太,去太太老家办完婚礼后回到香港见到我分享说,上海的女生跟香港的女生很不同,她去太太的老家县城结婚,来的所有亲戚都很拜金主义,那些女孩子全部都只讨论包包那些。我看看他,然后笑笑。看我做此反应,他马上说:“我想你应该不是这一型的,如果你想,10年前你就可以这么做了。” 我还是笑笑问他:“您太太在上海生活了多久,她自己家在当地条件很好嘛?” 他马上回应说没有,她家也是毕竟穷,她都是靠自己,可能她之前男朋友都是富二代的关系吧,我是她所有男朋友里面条件最差的,她是因为爱情嫁给我的。大概没有了20多岁的年轻气盛,这一回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她说的那些你也就听听就好了。

一座城市,那么多人,圈子和圈子之间可能相差甚远,你说“港女”这个词能不能代表香港女生? 那位只能说我认识的我接触过的香港女生大部分都不是那样的。个体看到的仅仅代表自己视力范围可见的而已。作为一个家族已经在这座城市扎根超过三代以上的女子,那个下午我跟老友聊了下我眼中的几类上海人,普通的上海小老百姓,中产和所谓的“精英”,以及真正有钱的那些人。

普通老百姓里很大一部分是上海土著,有了祖辈们的积淀,找个工作,混口饭吃不是太难的事,自然也就没啥大志,剧中的晓芹大概是这类人物的代表,乖乖女,一切都是听爸妈的,甚至结了婚也是没有完全独立而是依靠父母的。因为生活安逸,也就比较单纯。我看网上很多人说这个角色太亲切了,感觉就是自己或者身边的某某某。

...

除此之外,就是很多来上海打拼的沪漂,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总是多了很多的艰辛,一般来说去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家庭的社会阶层是要往下降一层的,好像在M店工作的曼妮,在老家的城市父母还是能帮她安排到当地最好的相亲对象,但是在上海这座大城市打拼却着实不容易。有人说她是精致“穷”,打拼了8年,最后除了一些包包和鞋子,上海再无她容身之地,这种人物大概也不在少数。相比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财商教育普及度,中国的大众是缺乏这方面意识的,从物质匮乏到手上稍微有点钱了,渴望更好的生活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所以当她认识了梁正贤,为了这更美的生活不惜飞蛾扑火。感情的事没有所谓的对错好坏,每一段都是自我成长和疗愈。

...

中产阶级,顾名思义就是夹在中间的一群人,不管哪个国家其实压力最大的就是中产,经济危机之下,大部分的中产都是往下滑的。所谓中产就是努力一下可以往上跨一下,稍有懈怠或者发生点意外就会向下滑坡。在大众眼里,他们是精英,优秀聪明能干,但外在看来的光鲜生活主要还是依靠出卖脑力和体力换取。这个族群是大众眼中可见的对标,所以也是带动流行和趋动者,比如原本只有少数人喜欢的古典音乐,近两年因为中产对标上流社会开始关注这些高雅艺术,大众教育里也多了很多关于古典音乐赏析的课程,这就好像品酒、高球、爱马仕包那些一样,甚至境外保险、赴美生子这些的带火也是靠了他们。剧中的顾家大概是这类人群的代表,她聪明能干,为了扶助老公退回家里当了全职太太,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为了能挤进有钱太太圈,为了能快速实现财富自由让老公从高风险的公司法人位置退出,她可谓是做了一切她可以做的,忍辱精进,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终于卸下所有的重担和面具,真正地做自己。


...


...

有个朋友在上海工作过两年老说上海的精英都爱“装逼”,实际都没钱,也不大肯为知识付费,我想她说的大致是中产这群,一来大部分钱确实用来装门面,而来因为还没有跳出“老鼠圈”,所以这类人最缺的就是时间和睡眠,哪里有这种多余的时间拿出来再学点有的没得,要读可能也是读个MBA或者EMBA, 即目标明确,有限得时间里能顾及的只能是眼前能看到的。相反,真正的富裕阶层,首先解放的就是自己的时间,有的时候开玩笑说我能约的出来喝茶的都是高净值,因为中产根本没有时间阿,有钱有闲的都是早已经财务自由了的。这类人群一般鲜少出现在大众眼前,有固定的私密聚会地方,有固定的圈子。太太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情商极高,八面玲珑,能够帮先生处理好人脉关系和资源,并且管好孩子教育的。还有一类就是特别善良的,有宗教信仰,一般待人都很礼貌友善,这类大概真的就是有“福报”的那种人。这类家庭以经营企业和投资为主,太太们就算不是科班金融出生的,大致也是因为平时接触的多,对于这类信息的接收能力很强。相比于中产和新规喜欢的消费品,老上海里有钱的很多都是老早就开始投资股票和房地产了,甚至是二代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对于这类投资也比一般人的知觉更敏锐。这类人的子女大多在国外留过学,这大概也是今天中产对标的源头。至于孩子们能不能接班,我身边大部分认识的男生都是已回国接班或者另开炉罩,女孩子接班的不多,不过大多是有上文提到过的投资敏感度。


...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海是不是就“那样”,我觉得“是”也“不是”,因为它确实非常真实,真实到让人很容易找到代入感,比如那位普通话里带点上海腔,包里装着菜逛M店的上海阿姨,她就好像随便一个上海人身边的阿姨,节约朴素,平时里舍不得乱花钱,一出手就买套房的那种。不是是因为一座城好像一个人,它是复杂的,多面的,又岂能用一些条条框框来把它限制住了。只能说这部剧反映了这城市的一部分,而表现的这部分是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