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上看《早餐中国》第三季看到咽口水,第一集讲的是山西荫城的猪汤,其实东北也有类似的特色早餐——羊杂汤。奶白色的羊汤浮起一层轻盈剔透的细密油花,按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醋,味精,胡椒粉,辣椒油,搅拌均匀,捞起里面切成丝状的羊杂,那种细腻爽滑又柔韧的鲜香口感再吸溜一口热气腾腾的羊汤,感觉一整天都来了精神。
回到猪汤的话题,节目的录制没有太多技巧和弯弯绕绕,就是平铺直述。开头小贩“卖葱喽”的吆喝声把观众带入村庄小巷的清晨,人们伴随着狗吠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千年铁府,万里荫城。荫城从来就是个经商之地”老一辈居民向记者介绍着老城的历史文化,引入了这里最有名的小吃——猪汤。这里做的最好的要数李师傅了,看着猪汤被他娴熟地舀入碗中,那热乎乎香喷喷的气味让围坐在一边等待的食客看得眼睛放光。“来,小伙子,来一碗!”美好的食物伴随着得偿所愿的心情真真治愈。一个女孩说:“自己最近为情所困,把自己弄这么瘦到底是为了什么?干脆现场征婚,找个像眼前这碗猪汤一样内外兼修的人度过余生吧。”小孩子们吃得直吧嗒嘴,“我是孙悟空,我刚才吃了半个猪八戒,就能成仙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人忍俊不禁,也许童真童趣的生活更简单快乐。一对马上要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低头吃得正欢,被导演问道:“会想它(她)么?”,男生略带羞涩地说“应该会有联系吧”,导演调侃“我说的是猪汤”。这下女生也被逗乐了,男生一边说着你太坏一边拍着大腿,大概这种没说出来的朦胧情谊才是至真至纯的吧,没有成年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却也最容易夭折。
猪汤的制作过程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就是一个字“炖”!“开锅喽”李师傅夫妇抬起如鼎一般大的铁锅,加入满满的猪骨头,猪肘子,猪头,猪心,口条和老汤一起煮,煮出来的汤是奶白色的,猪肉软烂,筋头巴脑Q弹爽滑。李师傅笑呵呵地介绍,这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有时候睡着啦反倒煮的特别好。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慢好像变得格外困难,大家都忙忙碌碌,各种快餐文化网红带货浮夸急躁,人们走马观花不亦乐乎。但是一件事物的传承必然是慢的,是静下心来沉淀的结果。就像这猪汤要小火慢炖,就连切都是有方法的,猪肝猪心口条要切成条状,肠子肚子耳朵则要切成丝状,越薄越好。
制作时间方面凌晨三点多李师傅就开始架锅摆摊了,因为天还没亮就有人过来吃。汤里还可以加一种山西的特色面食——千层饼。油配面,和到一起,变成油酥,摊均匀,再反复折叠擀平,直到128层,李师傅戏称谐音“要来发”,乐观的心态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从烤箱中拿出烤到焦黄酥脆的饼子,撕开来里面一层层薄如蝉翼,加到汤里除腻又入味。
结尾回到制作者李师傅的日常,李师傅每天忙于早餐摊的生意,早出晚归,回来就是睡觉,老伴每天洗衣做饭带孙子,难免要发发牢骚。李师傅抱怨“事也做了,脾气也发了”老伴马上接话“我才不在乎他哩,气着我了我就骂他两句”李师傅嘿嘿一笑“骂我我就躲出去,看看下棋,气就没了”老伴也笑了。大概这才是我羡慕的婚姻和爱情,年龄大了,哪有那么多山盟海誓浪漫甜蜜,不就是日常生活中磕磕绊绊互相嫌弃却又离不开对方的坚定。是闲时立黄昏,笑问粥可温的恬淡。
李师傅说,自己和老伴白手起家,一开始卖的特别少,不挣钱,但他下定了决心就是一个字“干”。然后慢慢地,由一天挣两块,三块,到十几块,几十块,几百块……“我们两个走了这么长的路磕磕碰碰,都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猪汤。”哈哈!李师傅又幽默了一把。节目以一首老歌《天下有情人》收尾:“爱是迷迷糊糊天地初开的时候,那已经盛放的玫瑰。爱是踏破红尘望穿秋水,只因为爱过的人不说后悔。”
“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我们喜欢旅游,喜欢从生活的城市走出去,体会不一样的山水,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特色美食,为了找回某些久违的情愫,却忘了最平凡的生活,最朴实的道理,最真挚的情感其实就在身边。感谢导演带来这么可爱的节目,愿平凡生活里的烟火气,最能打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