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时,方显真心本色

R君说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对于广漠苍茫的世界,

你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然而,对某一个特定的人来说,

你就是他/她的全部世界......”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

“小行星撞地球,带来世界末日”这样的题材,每2-3年都会被好莱坞拿来炒一炒,并且常常还会撞个车......比如1998年,《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和迈克贝那部著名的《绝世天劫》(Armageddon),就同时选了“彗星撞地球”这样的故事......

今年这部本月20日即将登陆中国院线的《末日逃生》(Greenland),用的也是“彗星毁灭地球”的故事,并且,故事似乎比过去要悲观的多......因为最后我们要面临的可不是一个小范围的撞击事件,而是地球75%的生物濒临灭绝的行星灭绝性灾难,并且电影从头到尾,可不像过去的灾难片那样,还有一丝丝想象出来的抗争机会.......

所以,这大概也是这部新的灾难片特别的地方,这竟然不是一部视觉特效灾难片! 以致豆瓣上有不少观众特别对此不满.......

...

这可真是冤枉了对电影的理解。就算是灾难电影,《2012》里的主线依然是勇敢的父爱,而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其实真的也没有太多的视觉特效,而是把故事完全集中在阿汤哥一路带着女儿在危难中逃生的历程.......

人文意义从来才是艺术作品的核心。

如果从这点来说,R君的感受确实和部分观众的观感评论一样,在这部《末日逃生》2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确不止一次有被感染到情绪.......

实际上,与其说这是一部末世灾难片,不如说是描绘了末日来临时人性面临危机时自然流露出来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责任感,勇气和宽恕。

甚至,这部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对人们在面对大型危机时,学习如何小心应对和生存倒具有非常现实的参考价值。当然,也值得让人更仔细去思考和体会家庭关系.......

低调隐忍的乱世生存之道

...

其实,我们大多人对身边的关系,特别是社会关系,都存在着很大的误判。

比如,发现平时看起来无话不谈,真心相对的朋友,真的碰上利益冲突时,突然翻脸比翻书还快.......

其实孔子早就在《论语.季氏》里说过:“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样的哲理,其实跟你所处的阶层无关。哪怕是财富相当的社会关系,当发现存在利益分配不均时,嫉妒乃至憎恨等等情绪会自然在处于下风的群体中滋生。

...

作为建筑工程师的Jeff,本来也和大家一样的普通群体,但是因为他持有特殊技能,所以被选上了成为有资格进入避难所的特殊人群之一。这突乎其来的待遇对Jeff一家当然是好事,但是却彻底让他变成了一个“特权群体”,从此不再普通,也拉开了他这一路艰难历程的序幕........

本来相聚在他家庆祝小孩生日的邻居们立刻改变了看他的眼神,认为他不带着大家一起,单独逃命的特权是卑劣的行为.......而他和妻女失散后,一路上都各自碰上了要抢夺他们手上那根象征着这份特权的腕带的人,都是想着可以夺取这份特权来保全自己性命。

且不说真的夺去了这个腕带其实毫无作用,即便有用,就那么一根腕带又能救得了几个人?

但是抢的人似乎都没有像样的理智和逻辑。实际上,扰乱他们心智的就是对于不公待遇的不甘和仇恨。

...

所以在基地,大家都失去理智般的冲破机场防御围栏,最后引发大火和爆炸,谁都无法幸免,这何尝不是一种失败者破坏成功者成就,用同归于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心里平衡的方式?

但是其实这样的社会不公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破坏别人的特权常常除了把自己也搭进去,连最后一点点希望都破坏掉以外,啥也得不到。

实际上,无论是Jeff,还是Allison带着儿子,他们一路上碰上的问题都是因为太外露自己的特权,结果招致了很多不甘的仇恨和麻烦.......如果他们更加低调一点,不要那么轻易相信别人,话说的太多,很多问题早都可以避免了。这就跟财富外露引来杀身之祸是一个道理。

所以,如果发生乱世,而你有幸有机会享受特权,或者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权,只是有了一些自己生存的独有便利,那么要记得的第一件事,就是这种不公外露只会带来仇恨和麻烦,所以闭上嘴,藏起自己的外露特权,只在关键时候拿出来用,这才是乱世情况下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办法。

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安国?

...

有观众抨击这部电影是“出轨丈夫的反省之旅”,表面上倒也有些贴切.......

只不过,人和社会都是相当复杂的东西。如果你真的抛开一些既定的偏见,从头到尾,你不觉得Jeff是一个相当有责任感,真正可靠和值得信赖的男人么?

其实正因为电影从一开始,就设定了Jeff是个“犯了错的男人”,并且面临着严重的家庭危机,反而让这一路的历程显得更有冲击力,也更真实。

Jeff在这一路上,从来没有想着要抛开自己的家庭,单独去求生。(实际上,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最初在空军基地,他如果不要求下飞机,他可能很早就已经在避难所了) 当然,你可以说他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无论如何,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把Allison单独抛下,即便他们其实在这之前,都已经形同陌路。

...

实际上,责任感才可能是一个人最重要和优秀的本质。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把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看得比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更加重要,那这个人多数是靠谱的,值得托付和信赖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因为人是相当复杂的生物,其实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人,因此学会判断人最重要的本质,并且选择为重要的伴侣和合作伙伴,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天性凉薄,对任何事物都把自我感受、利益和诉求放在前面的人,其实终究很难作为伙伴走到终点。

...

如果经常看好莱坞作品,你会发现其实很多灾难片中,都会设定这样的父母努力保护子女的过程。这其中既有保护弱小、救助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也更强调了对家庭和家庭成员的责任感。

不幸的是,这种设定今天在我们国内,却往往不能形成那么强大的观众共鸣。在R君看来,一方面是中国观众生活环境与北美的差异,从而对很多电影中生活细节的描绘没有感知和共鸣;而另外一方面,也和现在我们社会过于强调商业价值观和成功学,越来越忽略了很多本质性的人文精神的社会氛围有相当大的关系。

其实这正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本质(原文应该是清代散文《习惯说》中“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安国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都毫不在意,怎么能指望他能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呢?

...

特别讽刺的一点,本作在全球的海报都是强调一家三口在一起作为主要视觉要素,就在中国,用了一个彗星撞地球的视觉图片.......难道真的商业票房要胜过文艺作品的内涵本身吗?

所以,与其说《末日逃生》是一部灾难商业片,不如说这是一部教育片,只不过在末世的故事背景设定下,更能显示出一些人文价值观的重要性。当然,也顺带让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碰上危机,应该做什么样的处理和安排也许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

R君,2020年11月16日,于上海。

全文完,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谢谢啰!

财猫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

部分近期好莱坞电影影评:

-这才是不容错过的量子物理领域的科幻战争

-是神抛弃了人类,还是我们辜负了神?

-这也许才是《信条》最简单明了的解读.......

-用钱来维持婚姻?下场会怎样?

-汤姆汉克斯的2020新经典,精彩重现了二战的大西洋海战

92届奥斯卡专题影评:

-关于奥斯卡及今年颁奖礼上的精彩获奖词

-92届奥斯卡提名完全名单

-这个“乘风破浪”的姐姐,47岁孤独的死去了......

-《1917》, 诗一般的电影和因病毒而终止的一战

-他靠讽刺希特勒,入围了六项奥斯卡提名

-这部入围奥斯卡和戛纳的年度恐怖片,的确不同寻常

-这位90岁的老人对美国政府和媒体啪啪打了2个耳光

-这才是十年来最好的赛车电影

-每一对男女,在走向婚姻前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今年期望最大,也是失望最大的电影

-在征服星际之前,你先最好征服自己......

-《利刃出鞘》:来膜拜年度最佳的圣母和绿茶!

-为什么《小丑》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寄生虫》:比现实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理贫穷

-《狮子王》:过于写实的悲哀......

-《玩具总动员4》:每一段旅程的结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复联4》:完美的终局,人文主义的丰碑

-《驯龙高手3》:所谓成长,就是放手

91届奥斯卡专题影评:

- 《何以为家》:不要哀怨,家只靠自己去创造

- 英雄,都是面对死神而面带微笑。

- 波兰版《芳华》,拿了戛纳的最佳导演大奖

- 这部英国《如懿传》,拿了今年奥斯卡10项提名

-《绿皮书》:可能是最名不符实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 无缘引进,但这才是2018年的年度电影最强音

-《大闹互联网》:互联网是怎样改变了你?

-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非它莫属

-《小偷家族》:8.8分,却让你开始怀疑“善恶”的标准

-《超人总动员2》:谁说照顾世界比照顾家庭更容易的?

-《游侠索罗》:谁说这电影不好看的?

-《寂静之地》: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

-《复联3:无限战争》:一场令人心碎的战争

-《头号玩家》:9.2分,119个彩蛋,年度最燃的电影

-《黑豹》:票房出众的土著版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