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杀.jpg
看过不少国产犯罪影片,埋线浅显,剧情冗长,节奏拖沓,让人实在爱不起来。
而《误杀》,令人耳目一新。
对原版的翻拍抛开不提,单说电影采用的时空穿插交错呈现,将不同时空的故事串在一起,而着力点非得观众好生思量这番心思,已是颇有好评。
影片展现的场景,要么零乱、嘈杂、市井幡然,要么黑暗、静谧、远乡僻壤。从一而终贯穿的,唯有羊而已。
在一片羊咩咩叫声中开场,于一只羊踽踽而行里谢幕。把李维杰的由善到恶,再到唤醒良知,演绎得不着痕迹。
剧情不做过多铺述。在影片的人设里,李维杰,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却因着迷罪案电影的中年油腻男人,为护母女,奔波劳作,利用时间错线将两天的故事强行“拧成一股绳”。所有的情节看似散乱不堪,却在警察取证时完美的串成一条“不在场”的坚实证据。
拉韫,一个驰骋警界多年的女侦探,凭着敏锐的嗅觉,以及对儿子满腔的溺爱和后来发展成的仇恨,盯上了李维杰。却在推理出一切犯罪活动的时候,遍寻不到证据。失去儿子的痛化为恨,无证拘人、严刑逼供、掘人祖坟等等,在开棺寻尸未果的瞬间,袭警、暴乱...将影片推上高潮。
不得不说,在雨中掘坟的镜头,悠远、漫长、细腻、微距,将众人的情绪揉成一团却又分散彰显,焦虑、期待、愤怒、嚣张、疑虑等等跃然屏上,让人暗自叫好。
拉韫和丈夫都彭的倒下,李维杰一家的无罪释放,以为影片已然结束。不禁感叹法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然而情节之反转——李维杰的寺庙认罪,媒体自首,更让人感叹。
平平的清白被素察玷污,素察的假死被李维杰憋成真死,李维杰一家被拉韫群殴,邻居街坊的信任又被李维杰利用。
若是不自守,也许一辈子也就过了。
可良知唤醒了李维杰。
若是李维杰平时不那么爱助人为乐,桑坤平时不那么爱欺凌百姓,素察的父母平时不那么疏于管教和过于溺爱,这一手蒙太奇,也许没得玩儿。
而影片中的羊——群居动物。恰如其分的影射了镜头前的人们,乌合之众,人云亦云。
这才是李维杰的最佳着力点。
而用良知唤醒李维杰去自首,唤醒拉韫一家去认错,唤醒社会去正视法律,这是导演的最佳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