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的是非洲一个小国马拉维,十四岁少年坎宽巴造风车发电,改变了村子命运的故事。
先描述下故事背景:
马拉维,一个非洲小国,巫术盛行,饱受干旱、饥荒、瘟疫和艾滋病困扰,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用上电,唯一不缺的只有风。 休学在家的坎宽巴,通过乡村图书馆一本《能源利用》的书,借助废品场里的废铜烂铁,父亲的自行车,族长家的胶管等,建造了一座可以发电的风车,并带来了水,让干旱土地上的农作物得以生长,改变了整条村的命运。他的事迹渐渐获得媒体关注,也让自己重新获得了回学校的机会,他那句“我尝试过,我做到了”也成为了最励志的语录之一。
从这部电影,选几个角度说一下。
一、非洲
在看电影过程中,感受到,非洲的一些国家真的很穷,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能有这么差,难以想象。一部分人,不单止穷,而且还很固执,思想比较狭隘。例如影片中,提到有家烟草公司过来买树,而树木又是水患抵御的有力保障,村里很多人很穷,也顾不上风险,需要钱的他们毅然决定卖掉自己的树,就为了得到一点补助的资金,顶多这里待不了,就离开这个地方。这也为后面爆发水患,而后导致干旱爆发饥荒埋下伏笔。
在爆发饥荒后,普遍缺乏粮食的情况下,开始有难民抢食物了。在生存面前,有时候人性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反正都是要死的人,谁还顾得上谁。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应该要感谢自己生活在安稳的社会中,有比较充裕的物质条件,对比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那是幸福多了。

二、知识改变命运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坎宽巴的母亲对坎宽巴的父亲说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之前,坎宽巴的父亲坚决不让坎宽巴用自己的自行车造风车,我认为一是因为父亲不愿意冒险,二是因为父亲看不见,有些坎宽巴知道而他父亲不知道的事。像坎宽巴父亲这样的农民,一辈子只知道耕田种地,在干旱的时候,只能听天由命,没有雨水滋润农作物只能饿肚子。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这不就是知识的力量?所以,知识改变命运。越是贫穷的地方,眼界会越闭塞,唯有学习,接触新的知识和内容,才能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坎宽巴也是因为上学,接触到能源利用的知识,进而产生制造风车的想法。如果当初坎宽巴跟随父亲种地,那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三、尝试和坚持
坎宽巴没钱交学费,就偷偷溜进课堂听课,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得以进入图书馆学习。如果是一般的孩子,早就放弃了,可是坎宽巴没有,他坚持下来了,虽然后来被校长发现并开除了学籍,退学在家的他也没有放弃尝试。
面临父亲的不理解,伙伴们的不相信,生存的压力,失败的代价等等,最终坎宽巴还是选择相信科学的力量,原理是可行的,只需要一个放大逻辑的设备(风车),就能改变整条村的命运,大家也不用出逃。最后,看到风车发电把水抽出来的那一刻,真的挺震撼的,也很感动。相信相信的力量,只要坚信,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成功迟早会到来。我尝试了,我做到了!

最后的话,这部影片之前就留意到了,最近才抽出时间来看,影片有很多寓意的地方,感受最深的就是知识的力量,也让那些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获得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