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开始想看《绿皮书》 ,纯粹是因为电影中的公路旅行元素,看过之后才发现,公路旅行只是小插曲,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才是最值得被歌颂的。

       电影以6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意裔美国人托尼,被顶级钢琴家唐�雪利聘用为司机,两个人一路南下,从陌生人成为忘年之交的故事。


       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尤其是美国南部,多州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对黑人有诸多的歧视性政策,而且是合法的歧视。在电影的开始,托尼本身也对黑人表现出了严重的歧视,他把黑人用过的杯子丢进垃圾桶;第一次面试时,得知主人是黑人,便拒绝了,尽管报酬很诱惑。《绿皮书》为这样的歧视而诞生,它全称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书里详细标注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许”,帮助黑人同胞们规避风险。

       富人可以花费高额酬金聘任自己信任的员工,而穷人没有选择的权利。为了丰厚的回报,托尼最终接受了司机兼保镖的工作,并被给予了一本《绿皮书》。


       除了肤色差异,两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家庭也存在天壤之别。

       一个是从小就跟着母亲学钢琴的天才,坐拥音乐、心理学、宗教艺术博士学位的人类精英;一个是没什么文化、写家书都费劲、可以为了50美金而吃下26根热狗的保镖。

       唐在白宫弹过钢琴,常常受邀为上流阶级的聚会演奏,但他作为黑人,从未被真正认可。富人们只是把他当做炫耀的工具。除了不被社会接受,电影中,唐与家人的关系也很疏远,唐的整个人生就像一场寂寞的独奏。托尼则不同,虽然财务紧张,一家人却生活得其乐融融,围在一起吃饭。“他们没有选择进场的权利”,但“不管做什么,都做到极致,上班就认真工作,笑就尽情大笑,吃东西时就像是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

       人生就是这样,难两全,或者物质贫瘠,或者感情荒芜。


       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注定是矛盾与笑料共存的。

       即使托尼对唐存在深度偏见,但巡演途中第一次欣赏唐的演奏,便被深深吸引,他开始有点乐意为一个如此高雅的钢琴家服务。一路上,唐遇到了很多麻烦,托尼以暴力、以勇气都逐一解决了。托尼是有街头智慧的,但这样的智慧还不够周全,他会因为一时冲动向警察挥拳头,导致两人被带进监狱。

       托尼帮助唐解决生存问题,而唐在引导托尼过更优雅的生活。他帮助托尼写出优美的情书,让妻子的朋友们都羡慕。唐也被托尼身上自由欢乐的本性感染,和托尼一起在车里吃手扒鸡,而不再关心是否会弄脏了膝盖上的毛毯。甚至,为了让托尼能遵守与妻子的约定,赶在圣诞节前回家,唐在暴风雪中开车将疲惫的托尼送到家。

       影片的最后,就在托尼因为和唐的分别而无法享受家庭圣诞欢乐时,唐出现在家门口……至此,两人之间的关系已不只是老板与司机,也不只是旅行路上的伙伴。


       汽车穿越公路,爱荷华州的美丽平原尽收眼底,但谁又知道平原背后有着怎样的积雪,而这样的冰冷又该如何融化?

      《绿皮书》上没有答案,但《绿皮书》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