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小说里讲过一个物理学家,她的生命有两半:一半是物理学,一半是她尊敬的母亲。后来她的研究被迫失败,毕生追求的科学信仰完全崩塌,按她的话来说,只剩下半条命了。又后来,她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母亲背叛了人类,她生命的另半部分也死了,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组成部分”,可以是事业,可以是爱情亲情,我们是为了珍爱的它们而活着。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独立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在尝试刻画独立女性的形象,自媒体和舆论对独立女性的呼声不减。可是独立女性到底是什么样呢?目前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答案,但是一些畸形的模版已经很常见,宣扬各种对立,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认为的独立女性:是知道自己的“组成部分”,并且努力让自己实现各个组成部分的女性。自我实现、爱情、亲情、友情都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美好的东西并不冲突,不论男女。而每个人的“配方”当然是可以不同的,有的女性80%的人生都在追求自我实现,她们可能是女科学家;有的女性60%的意义都在追求甜蜜的爱情和家庭,她们可能是家庭主妇。我认为,只要是她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什么能让自己幸福地存在着,那么不论她们做什么,都是独立女性。因为这个“独立”,不仅仅是独立于男性、家庭、父母,而是真正独立于整个外界的约束,勇敢自信地做自己。

...

有些公众号的吃相也太难看了,为了骂而骂这个剧,说三个主角“离不开男人,只会逼男人、靠男人、换男人三招的”,你们良心真的不会痛吗??真的好意思说自己一集不落地看了剧?

我认为这个剧比较好的几个地方:

1. 满足各阶层和处境女性对异性的幻想,适时出现现实中女性想要遇见的男性角色,比如梁正贤、钟晓阳、王自健(大雾)、魏先生,再残酷地揭露事实:幻想即使发生了也没想象中那么美好,所谓“求锤得锤”。许多公众号里面讽刺这部剧太不真实,现实中哪有富二代梁正贤、小奶狗钟晓阳,一往情深的初恋、五好青年小镇主任……我的理解是,就是因为现实中不会有,大家心有幻想,那么所以就在剧里安排这些角色讨论一下好了。最后不是也证明,这些“合适”角色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吗?最终不是每个女主放弃了这些选择,最终还是自救吗?

2. 大部分的剧情冲突和高潮还是主角主动解决的,而不是所谓的“靠男人”。反击同事栽赃陷害、报仇儿子被同学家长虐待、对一潭死水的婚姻说不,放弃过但还是努力留在喜欢的城市等等。爱情确实是这个剧的一个话题,但我不认为它是唯一话题,不论是顾佳还是王漫妮,爱情都是她努力追求的,但是许幻山不配,梁正贤也不配,那就不要了,少了爱情组成的40%,她们还有属于自己的60%可以继续生活,依然可以活得美丽。

3. 顾佳这个角色我很喜欢。她观察细致,能识别工厂的安全隐患、识破厂长的屁话,这是许幻山这个艺术家所不具备的。她其实并不是那种标准的事业女性,就像名字一样她做的的是为了这个开烟花厂的家,“每天像是坐在火药桶一样生活”,厂一旦出事,什么都没了。顾佳知道许幻山出轨的那段戏份真的很戳我,把自己泡进冰冷的浴缸里、含泪说离婚,那种浓烈的破碎和幻灭感,像朵被折断的玫瑰,让人非常心疼。在此之后,顾佳得知烟花厂炸了的时候,反倒是非常冷静甚至冷漠疏离,这个处理我觉得非常合理,原本美好家庭的99%都没了,谁还会为了剩下的1%而哭泣呢。

...

最后再谈一谈崽这部剧细节里产生的一些感想:

1.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剧本,把自己活好,不嫉妒不迷惑,各有各的困难,各有各的幸福。坐在火药桶上的一家,希望过安心的日子;上海土著夫妻,一潭死水的婚姻;北漂一族奢侈品柜姐,精致穷和工作的勾心斗角。

2. 对对方的了解不够:钟晓芹后来才明白陈屿默默做了很多事,误会生活中只有鸡零狗碎。陈屿那样什么都不说、默默做事也是不行的。

3. 茶厂资金要周转,顾佳因为许幻山的压力,找爸爸借钱、卖包。

4. 陈屿说的对,人为自己舒服活着,不是为别人的眼光拖累着活着

5. 从许幻山的所作所为:人最爱的还是自己,说是为了第二个人都是假的。“只为你放烟花”“、“以为所有的烟花都是为了我和这个家”……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自尊。伴侣之间的相处,牺牲是要有的,但冠冕堂皇地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方,这大可不必。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人得自己过爽了,才能继续爱人,否则终会选择一个出口。

...

最后的最后,再来说下我觉得这部剧的缺点:

1. 剧的后半部分三观太‘正’,太符合主流价值观了,比较理想主义,让人隐隐不安:

2. 陈屿离婚后的转变太大,完全牺牲自己的爱好、改变暴躁不耐烦看不起的态度,一下变成暖男,不够合理。

3. 钟晓芹首次写书就重金出版的情节不合理,太理想主义主角光环了,并且这么情节设置,不觉得有什么意义。平凡的女性自我发现之后,就一定出人头地走向人生巅峰?

...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觉得观点有认可,请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