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抗日战士,不管哪方阵营,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八佰引发争议也引发了骂战,我觉得一个成年人如果你不是另有目的那务必说话之前三思后行,喜欢就放心里,无需刻意表达,尊重那是必须要说出来的,抛开电影,就八佰本质来说,就是一抗日的悲剧,前有国军崩溃战败,后有实力博得国际同情的筹码,向世人展示的其实是政府的昏庸,底层的不甘,之所以饱受争议是因为刻意营造悲情,片面的刻画战场,个人主义,拍淞沪战场应该还原前因后果,头尾完全可以用文字替代,掐头去尾营造联想就多余了,如果重点只是刻画战争场面,不深究八佰背后的血与泪,那我们现代人能得到什么营养,看场面敦刻尔克不震撼吗,看壮烈恐怕集结号第一个坐不住,(此时张涵予骂骂咧咧退出群聊并从腰子抽出两把西瓜片)抛开历史总体一般,也并没有传闻说的胳膊腿乱飞,单拿电影因为你看不懂它想表达什么,过度煽情,最后你会感觉差点意思,有点空,前边死的轰轰烈烈表达抗日决心,后边升华历史变成表演赛,结果沦为四不像,唯一精彩点是小人物的前后对比,能看出管虎的野心,更看出管虎对结局掌控的无力,才成为商业的战争片,电影就是给人看的,既然看了就应该有看法,我喜欢片头那句话,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苏州河的两岸是天堂与地狱,电影的好坏和民族感情没有关系,看完后我的感触是因为那段历史,而不是这部影片,时代变的快,情怀死得快,落后就会被动,到现在依然是真理,外国的电影好就要学,一夸国外电影就激起一波民族主义颅内高潮,这是典型的屌丝主义占领高地,如果你是个爱国者,那切记爱国主义不具有排它性,最后我要说留下四百余人,博取国际的支持,这是一种极其幼稚的做法,包括排队人体炸弹,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击毙敌军,俘虏敌军,缴获敌军械,收复国家失地最多的人才称得上英雄,绝不是自己人死了多少呈现悲壮的情节,删减几十分钟是因为这段历史黑暗,看似悲壮不过是棋子罢了,88师基层有血性,高层可没那么善良糟蹋民女的事没少干,天亮了,看一部电影太累,如果能换回两年前的身体也不至于隔这么久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