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段时间去看了《银河补习班》,邓超主演。邓超是我从小就喜欢的演员之一。从早期的电视剧作品《大汉天子》、《幸福像花儿一样》再到前一阵的电影《影》,他的影视作品大多还喜欢。他身上那股桀骜的劲儿,面极冷处心极热,是异性中少有的特质。
这次邓超出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算是一部家庭教育题材的电影。影评褒贬不一,且不论电影拍的如何,评价怎样,我觉得只要一部影片能让你从其中吸取一定的养分,那这部片子对你来说就是成功的。之前类似父与子的电影,比如《当幸福来敲门》、《长江七号》都是经典的成功佳作,或关于励志、或关于成长,都从不同的侧面带给不同的感悟。
什么样的家庭懂得教育之法?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自信优秀的成长?这都没有特别固定的答案。但无论在实践中怎么操作,有一个主旨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安全感和爱的塑造。
刚好这几天看的书中提到了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如果根据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这一理论放在家庭中同样适用,父母给孩子持续的正向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影响孩子长大后是不是一个自信自爱的人,遇到好的机会好的人,第一反应是跃跃欲试还是默默退缩。当然也要提防过分溺爱的现象出现。煤球怎么洗,也变不成钻石。那就尽量让煤球成为烧火最好用的那颗。
这部影片中,这种个性塑造的重要来源是父亲。而且在现实中,我认为也应该是父亲承担的更多些。听周围的女同事常说,父爱如山,即父亲就是家里的那座大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家里孩子的各种大小事物都是自己管。可母亲的角色多半是细腻温柔的,一味的舍不得和迁就也许就是溺爱的祸源吧。
电影中还有典型的中国式母亲,用恨铁不成钢的责骂来表达爱的关怀,还说“我是为了你好”。于是,我庆幸我没有这样的母亲。看了身边各种虎妈猫爸的真实案例,局外人终究不能了解局内人的苦楚,可至少让我渐渐认识到教育和教育孩子不应该采取的行为有哪些。
总之,《银河补习班》适合年轻人,更适合有孩子的父母看,日常中父母怎么和孩子沟通,如何正面地表达爱和关怀,甚至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好的,我相信这部影片会激发出一些思考和探讨。
就这样,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