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使一切都可以预见,而这预见本身又带来安逸。

...

今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廊桥遗梦》。原以为只是一篇不长的小说,最后看到金凯德去世的时候哭得无以名状,万万想不到结局如此令我动容。始于一瞬间的爱情,两个人用了一生来想念。相爱的他们,太苦了,却也是幸福的!并非谁都有幸能在有生之年遇到心灵契合之人。为此,他们是幸福的。但是,遇见了,又只能错过,却是何其的惋惜。看到小说最后音乐家回忆金凯德的故事,忍不住再次热泪盈眶。这样的深情,令人动容。

小说最后三分之一,突发奇想地觉得《半壶纱》的音乐很适合这个故事,便开始播着当背景音,个人觉得,婉转的曲调把气氛更加烘托得淋漓尽致。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弗兰西斯卡在看到金凯德的一瞬间,就认出了他是自己想要的人,而金凯德亦然。

...

看完了小说迫不及待地看了电影版,略有改编,但是男女主演技真的很好,演活了主人公,很多小细节小表情小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女主对男主一见钟情后的喜不自胜,特意置办的白色的凉鞋,当男主的车往左边一去不复返后手指用尽全力抓紧车门把手的伤心欲绝……真的看得我泪眼模糊了。人生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心灵契合的人多不容易,许多人倾其一生都未能得见。然而女主遇到了,用不到五秒的时间确定眼前远道而来的远游者就是她要的,而后请他进屋交流,发现对方与自己不仅志趣相投,而且品味喜好都有很多共同点。更加深了对对方的喜爱。可这样的被爱情击中的他们,只能拥有彼此短短的四天,然后用一辈子去思念。

...

小说有一个情节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弗朗西斯卡答应金凯德的邀约后迫不及待到镇上置办东西的那一段,制造气氛用的意大利葡萄酒,时兴的低胸露背连衣裙(她还刻意裁短至膝盖),特意与男主凉鞋呼应的白色凉鞋……这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人不顾一切地为晚上的约会精心准备着!这种难以自抑的冲动,只有同样被爱情刹那击中过的人才能体会。

...

当然,电影改编了不少细节,使得整个故事更丰满,让情节更有呼应,与现实生活更有共鸣——“所有的固定的关系都有可能陷入这种惰性。”而小说相对单纯,关注的就是单纯的心底有文艺梦想但囿于家庭生活琐事郁郁寡欢的主妇终于遇见心灵相通的远游者的故事,远游者周游世界一直难以固守一地却在看见了终于能召唤出他灵魂深处真正的自己的人,然后,无法控制的爱情激烈的泛滥起来。很喜欢金凯德对弗朗西斯卡轻语的那句话,“……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事只能出现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再现。”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小说的纯粹。但是,电影版的男女主演技实在太细腻了,无法想象除了他们还有谁能演得更精彩!

...

In a universe of ambiguity,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only once,and never again,no matter how many lifetimes you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