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Begin Again》)是主演过《赎罪》、《傲慢与偏见》、《加勒比海盗》的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和演过《惊天魔盗团》、《绿巨人》、《复仇者联盟》等片的马克·鲁法克共同主演的一部关于梦想、关于成长的励志的浪漫影片。

...

看到海报,还以为是凯拉·奈特莉和中年大叔的一场忘年恋,而实际上,这是一对各自在生活上遇到困惑、又同样富有才华的音乐道路上的好搭档。他们不仅用才华和创意制作了一张史无前例的音乐专辑,更是改写了各自的人生。所以这部影片的另一个译名叫作《歌曲改变人生》。

1.爱情VS事业:与其在受伤的爱中缩在角落舔伤口,不如发挥才华淋漓尽致搞事业

我喜欢影片对于女主角的塑造,从一个有才华的傲娇文艺女青年的人设,到敢爱敢恨、坚强独立的个性,从敢于尝试和表达的创作者特质,到清新文艺的穿着打扮,加上由气质极佳的凯拉奈特莉扮演,她高挑瘦削的身材,极具辨识度的五官加上开怀大笑时皱起鼻子的模样,把几套清新爽利的造型演绎的活泼又动人,而再加上背起吉他唱起歌的模样,更是加分很多。为了演好这个创作歌手的形象,凯拉特地向身为摇滚乐手的丈夫学习弹吉他,而片中女主所唱的歌曲均由她真实演唱。

因此,这样一个设定之下的人物,当然是相当有个性和聪明的。她可以为了自己深爱的男朋友放下在英国的一切陪他跨越大洋到美国发展,也可以通过男朋友创作的一首歌就立马听出男友出轨的事实,更可以马上离开,不带走一丝云彩。虽然她在爱情中受伤,但她并没有一蹶不振。当遇见了金牌音乐制作人丹之后,她可以和丹一起,共同演绎出音乐新的表现形式,用一首首自己创作的歌曲赶走因爱受伤的失落,即使是前男友想吃回头草,她也可以坚定离去,绝不扭扭捏捏。

再看潦倒的音乐制作人丹,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却因妻子的一次出轨陷入了痛苦的泥沼。他独自离开家舔舐伤口,靠酒精麻痹自己,让工作也陷入了低谷,找不到让事业再创高峰的入口,找不到人生起色的可能。就在绝望的边缘,凯拉饰演的格蕾塔的歌声拯救了他,成了他的缪斯女神,他们一起构思编曲,一起打破录制唱片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一起组建草台班子,一起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录制前无古人的音乐专辑。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俩有争执、有谅解、有互助,有一起听课的浪漫场面、有大谈音乐的惺惺相惜,有长时间的略带暧昧的相视,如果俗一点的可能会他俩展开恋情,好在导演没有这么做,让这对好搭档永远是搞事业的好伙伴,并让丹与妻子冰释前嫌。嗯,这才是清新脱俗的片子应该有的样子。

好的爱情能救赎一切,可很多时候,爱情带来的更多的可能只是伤痛、深深的伤痛。还是喜欢主人公们好好地搞事业、一心一意地把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爱情,就让它作为调味料吧。

2.关于才华: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才华

创作才女是格蕾塔的标签,她喜爱音乐,喜欢写歌,唱得也不错,但她并不想成为歌星,一开始她可能仅仅想和男友一起写歌唱歌,过简单的生活,仅此而已。

但男友爆红后的迷失深深伤害了格蕾塔。正当格蕾塔准备带着失意和伤心离开纽约时,遇到了同样因生活消沉的音乐制作人丹。并开始了于两人来说都是非常特别的音乐之旅。

我想按照影片的设定,格蕾塔这样有才华的女生即使没有遇到丹,她依然会继续她的生活、继续她的创作。但她的出现却成了丹人生的转折点,成了他新的灵感和创意的来源。可见,拥有真正的才华永远会是生活里最强有力的支柱。不仅不会让自己因为失去了某些东西,比如爱情、男人、靠山、工作,就难以翻身。

同样的,如果男主角丹不是一个真的有才之人,他在酒吧听到格蕾塔的歌声时也只能仅仅作为一个孤独的听众被感动而已。但感动只是一时的,唯有才华与才华撞击出的火花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当酒吧中其他客人仅仅是静静聆听时,只有丹把自己代入了创作之中,在他的脑海和眼前,他和格蕾塔共同完成了演出,他在脑海中脑补了编曲和配乐,让舞台上的钢琴、架子鼓、小提琴、大提琴纷纷加入了演出,让原本平淡的清唱,变成了有情绪有起伏,更有韵味的歌。(这段戏实在太喜欢了,舞台上在其他人眼里静止的乐器,在丹的想象力的指挥下演奏起来的场面设计得真是太妙了。)

也许有人会说,他喝了酒的关系。就连他的合伙人也这样怀疑。但我要说,如果说是酒精作用的话,整个酒吧里只有丹注意到了这首歌的不凡并加入了自己的创作,而其他客人仅仅是听了而已。

所以,音乐上的才华才是丹作为一名挖掘了无数红歌手的金牌制作人区别于其他听众的关键。

而女主角呢?创作一首骂男友、和男友告别的歌,并在好友的伴奏下用电话留言的形式唱给了男友听。所以说有才华多好连分手告别都这么别出心裁,过瘾又潇洒。

试想,如果格蕾塔是一个没有自我、没有一技之长,生活中除了男友就是爱情的话,一旦遭遇男友的背叛,会发展成怎样的结局呢?要么是从此不相信爱,要么完全不知道怎样继续生活,要么是大吵大闹,要么是用各种手段试图让男友身败名裂……总之,都没有影片中的格蕾塔潇洒、迷人。

而当巨星前男友想回心转意时,她感动、有点不舍、有些心软,虽然参加了前男友的演唱会,也听到了巨星在台上的邀请以及用她喜欢的编曲方式唱出她创作的歌曲时,她没有回到男友身边,而是转身悄然离开。

可能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她本来就不需要依靠男友而存在,她有过人的音乐才华,她傲世独立,没有男友一样有精彩的生活。而与丹的相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经历了特别的歌曲录制过程,她变得更加强大与笃定。

影片中还有一个可谓浪漫的情节:丹与格蕾塔共同听着格蕾塔手机中的歌单,在夜色中走过纽约的大街小巷,乘地铁、散步,坐在街头看人来人往,这时,丹说了他喜欢音乐的原因:哪怕多平淡的场景,音乐都能赋予它深厚的意义,而平淡突然变成了美丽而热烈的珍珠,从音乐中破壳而出。

而在我看来,凯拉·奈特莉扮演的格蕾塔就像一颗美丽的珍珠,看似平淡,却美丽而热烈,以才华加身,更有一份耐看的美好。

3.关于创作:在所爱的事情上持续投入,被眷顾是迟早的事

金牌音乐制作人丹极有才华,但生活的中的挫折让他一蹶不振。他曾今捧红过的说唱歌手一直记得丹的知遇之恩,在无私帮助丹制作专辑是说:他很有才华,只是消沉了几年,于是人们就开始不尊重他了。

是的,世界就是这么现实,就是这么捧高踩低。但这是每一个创作者必须接受的一个部分,而能做的只有持续创作。持续创作不是为了让轻蔑的批评者们收声闭嘴,而是在持续地创作中让自己的才华延续、让自己愉悦。创作的作品再水再渣也好过什么也不做。

于是,影片中这位名叫麻烦胶的歌手用即兴说唱对这位曾经的伯乐鼓励到:

东忙西忙,等待机会来到/时刻准备出招/我知道你的才华埋没了好久/藏在凡人中等待灵感出现/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如果觉得不对,就是不对/前路漫漫/有多强大,就看下一次表现。

正如被喻为华人创意之父的知名广告创意人包益民说过: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全球畅销书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一书中反复强调,以放松的心态和灵感相亲相爱,不惧怕失败,永远走在创作的道路上,好作品会想通过我们创作出来的。

虽然因生活上的困境消沉,但音乐的才华并没有泯灭,他的脑海里也一直在寻找创作的契机,等待着灵感缪斯出现的。他也一直想对现有的音乐制作形式做出改革,无奈合伙人并不采纳的大胆创新。

而当清新脱俗又极富才华的格蕾塔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知道机会来了。而当录制专辑面临人力和资金的困难时,匮乏的资源没有成为拦路虎,反而成了创新的爆点,成了打破条条框框的契机,甚至不只是自己和格蕾塔获得了新生,就连东拼西凑找来的乐手们,也从一成不变、“无聊到死”的生命中焕发了生机。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原本极富才华的人因为一时的困境。完全放弃了创作,又会是怎样的一番人生呢?

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说得好:她不会在失败的作品上多作停留,她只会既往不咎,快速进入下一个任务,“下一个,下一个,下一个,永远往下走”。她深信:灵感总会被行动的状态所吸引。

想想也是,反正已经失败了,那干脆取悦自己好了。就像影片中,丹劝准备带着伤心回英国的格蕾塔在纽约多留几天好介绍自己的合伙人时说:无非是在纽约多哭一天。格蕾塔留了下来,两人合力和朋友们在有限的资源下,把创作当游戏,既然怎么样都不能取悦别人了,不如用自己的方式玩音乐吧,结果却用创意扭转了人生。

让我想起了当年陈小春在《鹿鼎记》中唱的那首好玩的主题歌《叱咤红人》:智慧,加点气势/想要世界掉转/也未是难事/加点放肆,加点创意/一身充满少壮豪气/想痛快抉择搏一次。

运气青睐的就是不怕输、不停步的勇者吧。正如影片的英文名Begin Again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一样,挫折或失败都不应该是结束,而是重新开始的契机,again and again!


ps.既然是音乐改变人生,里面的歌都好好听。扮演格蕾格巨星男友的的正是美国摇滚歌星亚当·李维,他创作了影片中大部分的歌曲。好听又好看,这部影片值得观赏。

无戒学堂日更第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