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度嫌疑人》

是枝裕和导演的新书《再次从这里开始》一书中,有一辑访谈是关于他与插画家,作家、设计家、摄影家、演员……多重身份与头衔的利利·弗兰克的访谈,访谈的内容不仅包括了电影的创作论,表演论,还涉及情色录像带等形形色色的话题,是一期非常有趣且成功的访谈。

在访谈里面,就有关于是枝裕和导演他2017年的新作品《第三度嫌疑人》的各种创作过程的小插曲曝光,也有关于他对于这部作品的思考与意愿的呈现。(在他们做访谈的时候,是枝裕和导演的这部作品刚刚拍好,那时《小偷家族》还未拍摄,新书、新作品是指代翻译到中国,我们买到手的时间截止点,2019年6月是第一版。)

他说,「或许在黑与白混沌暧昧的地方,方才体现了自己的风格吧。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完全了影片的制作。」

因为这一次,虽然是枝裕和导演改变以往的形象,打着悬疑剧的牌,想拍摄一部不同于之前的以家庭为核心的电影,但到最后却依然没有拍出真正意义上的法庭剧,就连他本人最后也不得不强调了,「我只想拍找不到答案的电影。」


...

杀人现场

访谈里,他对利利·弗兰克说,「要是观众希望看到法庭的大门“咣当”一声被推开,真正的凶手出现在门口这样的场面,那期待肯定会落空。虽然这一次有老老实实的按照剧本来拍摄,但是一开始没有敲定真凶,就考虑着“凶手大概是这样的人吧”,然后就开拍了。这么一来,连我自己也搞不清凶手是谁了。」

所以,像我当初一样抱着悬疑剧的态度去观看电影,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地跟着主演福山雅治所饰演的重盛律师一起猜测凶手的杀人动机到底在哪里,一不小心也会役所广司所饰演的凶手三隅带入了“迷雾”之中,到底凶手是谁呢?是他,还是另有其人(  广濑丝丝饰演的咲江)?

一直盲目地跟着剧情猜猜猜,猜猜猜,猜到最后,才发现,原来醉翁之意不在此,是枝裕和导演依然是是枝裕和导演,他想要的,依然是对他熟悉的,擅长的,关于家庭,人性,社会制度的探讨,悬疑的外壳,不过是他用来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

他想让观众思考的,依然是关于命运的选择问题,就好像重盛律师在和自己的同事吃饭时探讨的,是否有些人,出生就该死?命运是被选择的,还是靠人的意志来决胜负?所谓的“真相”,真的存在吗?

但或许,任何直白的方式都不靠谱,真相永远只存在于一个人(当事人)的心目中,如果有人选择相信,那么就会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如果你不相信,“盲人摸象”,永远不会知道,“大象”是什么物种,我们也会变得人言亦言,丧失了自己的主观思想和直面人生的态度。


...

重盛与三隅

毕竟,在《第三度嫌疑人》里面,“正义”,是一种司法制度,也是一种禁锢和被随意操纵的权利。没有一个人在意“真话”,也没有一个人说“真话”,就连“凶手”和“被害者”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地没有人再去认真的思考,法律和真相之间的关系也渐渐地模糊了,转而去思考的,是关于原罪议题——囚犯,你为何不直面真相,不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所有人都是盲目的,所有人也都是自私的,包括辩护律师重盛也一样,他探寻的真相,只是为了维护他一个律师的尊严;他想要做的,只是为囚犯获得减刑,保护他的性命。他要的是胜利,他要的不是真正的获得公正的“裁决”。因此,连嫌疑人也对他进行过一番嘲讽。

在辩护的过程中,在真相的探寻过程中,三隅也不断的改变自己的口供,不断的变更之前的证言,到最后,甚至否认了自己的杀人凶手身份,他说,他根本没有杀人。可是,没有人相信他。

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现在只是一个“容器”,别人倒入了什么,注入了什么,他就成为了什么,他的容态,他的体积,他的作用,是在根据他人的言语下进行变换的,他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没有能够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效用。

在赤裸裸的审判游戏规则里,三隅,只是一个急需被处理的“垃圾”,如果不定时将他清理出去,将会影响法官的风评,“司法制度”,在他们眼里,只是权力的象征和玩笑的手段,“真相”或者“谎言”,永远没有人摸得清,看得着。

就好像永远没有人看到的,是他对于他人的保护或者他对他人的关心,他放走的金丝雀,在他人的眼里也绝非是什么善良的举措。监狱里,他将粮食分享给铁窗外的小鸟,也只是一种非常浪费。

但爱呢?柔软呢?有谁,能被触碰到?在没有任何人能说出“真话”的时候,有时候,也许“谎言”才是真实的吧。果真,在黑与白混沌暧昧的地方,方才体现是枝裕和导演的风格,“真相”,永远扑朔迷离,只有相信的人,会知道。

...

广濑丝丝

...

福山雅治


...

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