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情绪表达设计得张弛有度,观影感极佳的同时传达的意义也耐人寻味。个人的感受主要为以下几点:

1.看任何人都不要带着滤镜,无论是美或是丑的滤镜,不要用眼见的结合自己的经验去判断,我们所认定的未必就是真相本身。孩子在撒谎之后多次试图解释,然而成人选择不去相信,因为我们,本就认定了某些事情的发展走向,我们只想相信我们所认定的。

2.从每个人的视角去分析,理解角色的行为动机,其实并没有指责任何角色的必要。 首先,小女孩的原生家庭充满纷争,儿童内心世界本就敏感需要足够的关注,然而父母却常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争执不休,甚至在谁去送孩子上学这一点上都僵持不下,小女孩多个视角都表现出神似边缘人般的无奈与失落。当小女孩向男主主动示好时,孩子内心其实并无如此清晰的两性边界感,男主作为一个正直的成年男性也有及时对她进行情理之中的划分边界性教育,孩子对此感到抗拒与委屈其实仅仅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没被认同和接纳。紧接下来由于事件的不断升温,随之而来非常直观的改变就是,外界以及家庭对小女孩投来极度的关注。她得到了本就需要的关注,哪怕是借着撒谎的手段。我们眼中孩子多少的“调皮捣蛋”其实是孩子在试图与你“沟通”,引起你的关注,博得你的疼爱,我们又怎能把它形容成与生俱来的邪恶呢?此刻起,有多少个镜头孩子被家长抱在怀里,与孩子之前被忽略的场景形成反差,我不得不进行反思,难道我们对孩子的关注和怜爱只能存在于孩子受伤之后进行的一点点弥补吗?又或者,或许我们无论在亲子关系还是两性关系中,其实并不具备体面表达爱的能力?导致我们深爱着对方,也被对方深爱着,却双方浑然不知。

当小女孩意识到她的谎言尽掀起了轩然大波,她虽然无法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事实上已对男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伤害,但她内心无疑也衍生出了愧疚和无所适从,这就是为什么她曾经多次试图澄清事实真相、表现出对男主的关切以及主动想要帮男主遛狗等行为...只是事态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由于无知引发的灾难小女孩感到手足无措罢了。

3.基于我的第一点立论,善恶的边界似乎不是我们主观认为的那样明确。设身处地带入故事情节忖量,而非作为观影人(即上帝视角),我所以为“正义”的一方愈发血腥残忍,“邪恶”的一方则被社会唾弃、碾压,人最畏惧的其中一点不过是,失去自己的身份,被社会完全抹去你存在的价值,若是我们不给他们任何出路,他们是否会被迫做出更加偏激愚蠢的决策?如今诸多社会问题,我们仅仅浅显的批判指责当事人,我们一味地想用暴力和杀戮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停下来想想,是不是社会在某些地方出了问题?否则若只是一味地以暴制暴,诸如此类的事件是否将会接踵而至?对社会恶性事件表示愤慨没有错,当事人需要承担责任也是无需讨论的话题,但大众更该思考的是,我们是否很大程度上能从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的根源上改善这些社会问题,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开一扇窗,在他们感到走投无路之前给一点空间弹性。

4.永远不要站在制高点谴责他人,否则有一天当权利在他人手中,掉转枪头,你就是被围剿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