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要遭殃了。

在感恩节前夕,他因为成为了一起校园恶作剧的目击证人,而面临着一个电车难题。

要么指认出搞恶作剧的那几个同学,获得通往哈佛大学的直达门票;

要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说出来,惹上被处分甚至退学的危险。

...

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

回答问题之前,不妨先跟着查理踏上一段纽约之旅。

由于家境贫寒,查理要在感恩节找一份兼职,其他同学多姿多彩的节日项目和他形成了鲜明对比。

...

虽然同学邀请他去,但看了看钱包,他不得不含泪婉拒。

更何况,为了圣诞节能有钱买机票回家,他得找份工作赚钱才行。

...

来到工作地点,等待他的,是曾经叱咤风云的二代教父的演员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弗兰克·斯莱德中校。

一位性格古怪暴躁,双目失明的退役军人。

...

查理本以为只是简单地照顾下行动不便的老人,哪知这位弗兰克中校不仅难相处,而且硬是把他拉到了纽约。

性格内向又缺乏主见的他,只能是一直被骄横霸道的弗兰克中校牵着鼻子走。

唯一有趣的地方是,中校原来是个“老司机”,时不时会一本正经地给你讲点带颜色的笑话。

其功力丝毫不比费玉清逊色。

...

...

无奈的查理只好在这个感恩节陪着中校吃晚饭,一起去见中校的哥哥,去到一家高级餐厅撩妹,见证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探戈舞步。

...

旅途中,查理和中校的情谊在不知不觉中加深。

查理告知中校自己遇到的电车难题,两人还弄来了一辆法拉利,忘形狂奔。

难得能经历如此疯狂的查理逐渐意识到,看起来谁都不怕,很会享受生活的中校,内心其实充满着痛苦。

其纽约之行的真正目的是,带着最后的荣耀和美丽回忆,终结自己的生命。

...

这便是1992年电影《闻香识女人》的故事。

剧情算得上是十分抓人的,第一幕到第二幕发展,两个重要的悬念都铺了出来。

一个是查理的电车难题,他会如何选择;

另一个是中校的自杀行动,他能否“如愿以偿”。

不过导演马丁·布莱斯特并没有用天花乱坠的叙事手法来吊足观众胃口,只是选择了流水线的白描叙事,导致影片需要观众更主动地投入进去才行。

甚至还有观众因此质疑他的导演功力,似乎如此精彩的故事,用最常规的手法是有些浪费了。

...

还好,阿尔·帕西诺的加盟令到这杯普普通通的咖啡蓬荜生辉。

正因为镜头语言,叙事手法等各方面都平淡无奇,才令到阿尔·帕西诺的表演更为突出。

他在自负的天性之中流露出因残障带来的自卑,呛着流氓一样的台词却不失优雅男士的风度,饱经沧桑的容颜能够绽放出童稚般的笑容。

充满力道的表演,促使他在2次提名最佳男配,4次提名影帝之后,终于拿下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

如果你对《闻香识女人》的剧情不感兴趣,那欣赏阿尔·帕西诺的个人演出,至少也是一件十分带感的事。

他真的赋予了角色灵魂,这使得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动机令人信服。

中校是全片的灵魂角色。之所以说他比查理重要,是因为他身上拥有着更加强烈的反抗特质。

反抗世俗,反抗虚伪,反抗阴恶。

这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一个主题。

...

看着阿尔·帕西诺凌厉的表演,观众会被调动起那种反抗的热情。

中校展示着作为一个男人的风范,他为自己设计了一场洒脱的告别之旅。

在告别之前,他想要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统统享受一遍。

一开始,他那种潇洒走一回的人生态度就很让人欣赏和佩服。

在无趣现实中打转的观众,会被他的激情所感染,猛然体会到人生的激情与乐趣。

“记住,有疑问的时候,就去交配。”

这句台词冲破了第四面墙,沁入心脾,难道你不想也这么去做吗。

...

纵情享乐一番之后,中校并没有特别尽兴,反倒是一脸失落。

原因很简单。

那是因为他打从心底里不想真的告别。

在探望哥哥的那场戏,他说明年吃火鸡大餐,也许不是随口说说的玩笑。他确实想要明年再来,只是一时之间找不到活到明年的理由罢了。

...

他的纽约之旅,实际上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理由,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

这个理由,不是美食,不是美女,不是法拉利,也不是亲人。

而是查理。

...

中校穷尽一生去反抗世界,他的人生信条就是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只是,一场意外令他失去了应有的社会价值。

他只能垂死挣扎,誓死顽抗。

纵然不能改变世界,世界也休想能改变自己。

所以,他必须要做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人。

...

查理虽然性格与他大相径庭,但却是和他一样,是一个身处在世俗之外的人。

他们有时候可以打破规则,就是偏偏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

中校对查理的看法存在转变,开头他听说恶作剧事件的时候,只觉得一穷二白的查理是想结交富二代朋友而已。

经过时间的考验,他才确认了查理确实是一个正直勇敢的人,有那么点他曾经的影子。

...

希望,是一样比香车美女更加诱人的东西。

中校因失明而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本来就令他失望的世界,变得绝望。

当发现世界还有查理这么一个同路人,对于活在黑暗中的中校来说,简直是犹如黎明忽然闪现。

他自己已经无法取胜,查理却还有可能。

最后的高潮戏回到学校,正好是一个代表希望的地方。

...

在这里,中校找回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他要守护尚未被尘世污染的灵魂,把他的信条,他的愤怒,传递给查理和台下的学生。

他可以让更多人继承他的意志,继续去反抗。

一直反抗下去,总会有一天,正直和勇气将击败虚伪和阴恶,成为世界的主宰。

于是他更加要活下去,看着希望从零星的火苗,燃烧成熊熊烈火,绵绵不绝,永无止境。

...

这里不得不再吹一波阿尔·帕西诺的表演。

导演放弃了使用任何配乐和煽情手法,直接把舞台交给了阿尔·帕西诺。

观众也才领略到,原来真的单靠演技就可以把一部电影的情绪推到最高峰。

...

在中校慷慨激昂,大快人心的演说后,查理的电车难题得到了解决。

不过还是有人喜欢单独拿这个问题出来讨论,查理该不该告密?

不考虑中校的影响,本来查理和那几个始作俑者并不怎么熟悉,而且确实那几个人所做的事并不光彩,没什么好保密的。

...

本应是没什么好争议的,按照常理来说,查理作为目击证人就应该揭发真相。

但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查理,而是在于校长。

校长采用了威逼利诱的方式,来让查理就范,这种世俗的做法,是必须反抗的。

否则,良知将被玷污,正义将被击退。

...

查理并没有反抗的意志,他只是按自己的本能去做。

入世未深的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反抗。

中校和他的相遇,就像是火柴遇见了擦火皮,一个不知道要如何燃烧,一个是想要燃烧却无能为力。

只有相互实现救赎,双方才能点燃希望,照亮被黑暗笼罩的世界。

...

也许你尚未懂得反抗;

也许你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动力;

对于查理的电车难题,你会选择卖友求荣,利益至上。

但经历过了《闻香识女人》的157分钟,你必定会感受到一种从良知迸发出来的力量。

一种促使你去选择牺牲自己,坚守原则的力量。

哪怕你没有立马去反抗,你的人生也将找回或多或少的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