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个晦涩而又神秘的词,它既没有具体的形态,也没有追溯的根源,让人捉摸不透,但它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如果时间有尽头,我便在那等你。”这是我今年听过最深情的话。

故事里的“我”也曾经对女友也说过相似的话,“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这大概是我此生说过最动人的情话,但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2020年的七夕节,改编自郑执的同名小说《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在院线上映,李鸿其,李一桐分别担任男女主角,一部穿梭于时空里,追寻爱情的故事就此展开,男主在时间与空间的错位中守护着对方。

今天,水杯不谈电影,完全基于原著小说出发,解析有别于电影,独属于文字的魅力。

...

不同的人眼里,爱情有不同的模样

本心就想写点轻盈的、微巧的、不板脸的,权当给自己开回小差,伺机反抗文字与野心的无形压迫。

这是作者郑执写这本爱情短片小集的初心,在故事的序言就有所提及。

他写下的爱情,既没有过分感,也没有夸张性,但一定有独属于它的神奇之处。

十二个故事揭露了他心中对爱情的十二种可能,其中《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被我弄丢两次的王斤斤》 《消失的海湾》 《失恋者物语》,这是12个故事中,郑执最爱的四篇,分别代表着爱情所要攻克的几大难题,时间、现实、距离、物质。

所有好的作品,都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因为彼此没有索取,也没有强塞,我写了我,你看到你。每一位读者对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解读,这就是我最大的荣幸。

就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种人有一千种爱情。作者在书中写到“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拥有什么样的爱情。”

...

以第一人称叙述“我”的三生三世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讲述了高中生林格与秋倩相互喜欢对方,但却因为一场打架导致两人的悲剧,林格不断的通过穿越时间回到当初打架的时刻,希望能弥补自己的错误,但却无能为力。

故事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我”见证了两人相爱和分开,最后在为老板讲述了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时,与老板在探讨两人分开的主要原因中,发现老板就是林格,林格出了车祸,他不断地穿越时空,一次又一次的玩弄时间,最后导致他失去时间。

最后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面前。

直到故事最后,水杯忽然感觉故事里的“我”、老板、林格,似乎是同一个人,只是错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罢了。

结尾处,“我”和女友的对话,出现了点 欧·亨利式结尾的韵味。(水杯自我感觉,不对勿喷。)

...

抛开光影,展现独属于文字的魅力

电影是通过催泪的画面和时空变换的场景,触发观众们的情绪,而文字不行,所以,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

同样是写爱情,不同的人写出的爱情,就有着不同的味道。

王小波在《爱你就像爱生命》里写道: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三毛也曾说过:爱情不是必需,少了它心中也荒凉。

饶雪漫的《左耳》也写到: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郑执写爱情——他们总是处心积虑的想要改变对方,因为这件事比改变世界要容易太多。

作为文章的结尾,感觉给故事做了个升华。林格反反复复的回到过去改变结局,想凭一己之力得到一个美满的结局。

但其实就像林格想要改变结局一样,改变对方很难,倒不如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学会接纳对方的不完美。

...

总结

爱情和数字的关系,就好像49+51=100,也许他会多爱你那么一点点,也许又好像少爱那么一点点,不管怎么样,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数字。

郑执担任《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的编剧,在电影胶卷里他把没有讲完的故事讲完了,从文字到光影,对爱情的痴迷贯穿始终。

因为爱,相信爱,林格才会以时间为代价,不顾后果的追寻爱。

每一个相信爱情的人,都应该看一下《我在时间尽头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