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了电影《七月与安生》,我发现了很多之前看的时候不曾注意到的细节,或许可以这样说,我现在才看懂这部电影,以前只奔情节去了。

...

电影中,安生对七月的“让”是很明显的,从13岁的时候吃七月不喜欢吃的包子皮,到长大拥有第一个窝时,就想着能有个招待七月的地方。我想,这是作为寄宿别人家,从小就学会的察言观色,以至于后来的忍让付出。

苏家明第一次见安生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对眼前这个活泼、有些放肆的女孩感兴趣了。其实面对长得帅、看起来家教好的家明,安生也同样心动,可是这是七月喜欢的男生,安生选择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甚至在家明的心稍微倾向她时,她选择离开这个城市。

对什么也没有的安生,七月曾经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给予过她赖以生存的爱和温暖。在安生心里,对七月好,是第一本能。或许在她心里,也是觉得她没有资格和七月抢什么东西的吧。

...

七月是家里的乖乖女,依循妈妈的想法来生活,包括大学的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安于家乡的小县城内,二十六岁结婚,二十七岁生小孩,三十岁买房子。为了遵循这个路线,她不得不紧紧抓住家明。

或许在很多时候,她都是羡慕安生的,羡慕安生的洒脱与自由,说走就走的自由,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奇遇、抑或是穷困潦倒的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生。

看电影的时候,我也这样想过,逃离办公楼里的格子间,去过流浪的生活,去哪都好,只要是不同的风景。去经历不曾经历过的故事,去做没有勇气做的事情。

在七月遭遇结婚的变故后,七月的妈妈对她说:过得折腾一点,也不一定不幸福;其实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会辛苦的。

而我想说的是,是人都会辛苦的。两种生活都会有尽头。

喜欢四海为家的安生也说,再喜欢大海,也需要上岸,不能一直待在海上。也会说,什么时候才能对这种生活不会感到腻味。也会说,我感觉走到尽头了,我很累,我想回家了。飘荡到一种程度,她也想安定。

我在想,苏家明如果最开始是和安生在一起,那么他后来会不会也觉得,七月的稳定也是一种幸福?

...

影片的最后,七月和安生互换了人生,七月终于逃离了从小成长的地方,开始她所向往的自由生活;而安生也过上了她一直很渴望的安稳的生活。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最为理想的结局。

苏家明是男版的七月,所以才会如此被安生吸引。而叫“安生”的那个人,前半生过得飘摇无根。

我们都曾是七月,内心向往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