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郭敬明的《如果声音不记得》正式上映,豆瓣上再次输出低分及各式各样的负面评价。


...

我素来泪点算是比较高的,电影最后半小时,女主角对于抑郁症那段自述的时候,竟然泣不成声。

分享一下个人感觉最感人的台词,“如果我得了其他的病,我有坏掉的细胞,你们或许会同情我。可是我偏偏得的是抑郁症,你们会说你们也有抑郁,也很累,可是我的累不是你们的那种累,一件小事都让我心力憔悴,没有力气起床,没有食欲,看到窗口就想往下跳。”


...

虽然这部电影在一些新媒体进行预告片宣传的时候,是借着“抑郁症”的由头,主要描述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本身这部小说就是幻想言情题材,也是具有时下年轻审美的一种热门题材。

虽然褒贬不一,但是不得不承认,郭敬明在电影界确实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从《悲伤逆流成河》呼吁人们重视校园暴力,而这一部电影,虽然没有浓墨重彩,但是也从一定层面呼吁人们对抑郁症患者引起重视,挖掘这一群体背后的故事。

首先,还是给大家科普一下,抑郁症的定义,“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简要总结为以下表现:

①心境低落

②思维迟缓甚至记忆力减退

③意志活动减退,对什么提不起兴趣

④睡眠障碍,失眠,伴随有头痛等症状

⑤有自杀倾向或自杀自残行为


...

2019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进行了报告,这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3.6%。照此计算,超过9500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

上述报告对患者群体的调查分析还显示,中国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为4.2%,明显高于男性(3.0%);50-64岁年龄段人群抑郁症患病率最高,为4.1%;农村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3.7%,略高于城市人群(3.4%)。

每一个数据都触目惊心。

今年五月份的时候,一个两年没联系的朋友突然给我打电话,提起自己身边有个女性朋友,得了抑郁症,问我该怎么办?

我没有干涉太多,只是让她规劝这位朋友去医院检查,进行治疗。

结束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朋友的无奈,她说,“怎么会这么多人得抑郁症啊,搞不懂这些人,都是神经病吧,太负能量了!”

我笑着挂了电话,并未告诉她,我四月中下旬,确诊重度抑郁症,医生说必须住院,我拒绝了。

我开始封闭自己,关闭社交,不愿说话,每天去进行物理治疗,每天依靠药物才有困意,依靠睡眠音乐助眠。

每天晚上伴随自己的都是无边的噩梦,从梦中惊醒的自己完全分不清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现实,情绪崩溃。


...

《如果声音不记得》里有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我得了抑郁症。抑郁症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抑郁呢!”

抑郁症≠抑郁

很多朋友都觉得自己情绪低落,问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这是两个概念,抑郁症是需要进行量表测试以及医院的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才能进行确诊的,“抑郁”只是暂时性的一个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并不等同于“抑郁症”。

下面放上一些网友分享的抑郁症感受。


...


...

小美饱受抑郁症折磨将近十年,八月份,她说,每一次犯病的时候,感觉自己头皮发麻,为什么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自己努力对身边的人好,但是有一天自己的好没有那么多,所有人都会来职责自己。

她说,她活在地狱里,她不想拔出来了。

萍萍说,我不敢告诉任何人自己得了重度抑郁症,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她们只会觉得你是在无病呻吟,我已经很苦了,不想再被贴上更多的标签。

四月份第二次复诊的时候,我旁边的两个阿姨是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的,病房里女孩歇斯底里的哭声传出来,我走上前去把门关上,回到座位上。

一个阿姨跟另一个阿姨说,“我咋个也没有想到,她是得了这个病,好好一个学生,人家都说她有神经病,抑郁症不就是神经病嘛!”

我不知道这个女儿听到自己的妈妈说这番话会是什么感受,那一刻,我只庆幸因为疫情,自己是戴着口罩的。

对抑郁症的偏见让太多人病情越来越严重,反反复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走出来,因为自己的世界才有阳光播撒,外面的世界太过黑暗,自己竭力去回避深渊,在别人眼里,却是永久地陷入了另一个深潭。

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负能量,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你不能消化那些负能量,至少,尊重这个群体。


...

张嘉佳说过,“最大的勇气,就是守护满地的破碎。

然后它们会重新在半空绽开,如彩虹般绚烂,携带着最美丽的风景,高高在上,晃晃悠悠地飘向落脚地。

不管他们如何对待我们,以我们自己全部都将幸福的名义。”

愿每一个抑郁症患者,身边都有这样一个伟大有勇气的人,去包容你的“破碎”。